这梁元,竟然在他一国之君面前直斥他父亲秦献公的国策!
嬴渠梁忽然想起从前的一幕深刻的画面。
那时,父亲将一把锋利的剑举给嬴渠梁看:“渠梁,你看这是什么?
嬴渠梁那时还小,有些发愣,但毫不迟疑道:“是剑!”
“不。”
嬴渠梁自以为答案完全没错,可是却换来了父亲的不认可。
秦献公盯着他的爱子,缓缓的摇了摇头:
“这是武力!这是秦国在战国立足的倚仗,这是咱秦国的国策,你给我记住了!一定要不断地发展武力,不断地打击魏国,夺回河西故土!”
嬴渠梁一直记得父亲的话,他记得很清楚,他从来没有忘记。
要想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唯有武力,唯有战!不停的战!
这就是他的父亲教给他的。
可是秦国一路开战,却并没有从此走上强大。
后来,父亲越来越老了,渐渐的,他已经举不起那把名为“定秦”的剑了。
最后,连支撑身体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但他躺在床上,念念不忘的还是那句话:
“渠梁,要记住,只有发展强大的武力,只有不停的战下去,不停的攻城略地,才能证明秦国的实力,才能让秦国强大起来啊……”
“我记住了。”
嬴渠梁认为自己父亲说的话都是对的。
尽管他想要强国,想要强秦奇计,但他对父亲以战立国的政策深信不疑。
可是梁元说,他父亲的国策是错的。
“为什么?依靠战争攻城略地,不但可以震慑敌人,还可以获取资源扩充国力,难道不是吗?”
嬴渠梁盯住梁元质问道。
“敌国皆是强国,弱秦能敌几国?能妄想夺得多少东西?就算拿下一席之地,能满足一国大用吗?”
梁元摇了摇头继续道:
“只有地广人稀的夷狄之人才会靠战争养家糊口,因为他们的人本来就不多,掠夺一城之用,足以过冬。”
嬴渠梁心头一惊。
梁元注意到了他的状态,感到有必要刺激他一下,让他的思维彻底转变。
梁元停顿了一下,他接下来的这句话,必须要有足够的气势。
因为这句话对于秦国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大刺激。
梁元的语气刚中带柔:
“难道君上身为一国之君,见识还不如区区夷狄?亦或是因为秦国与戎狄相处日久?”
话里竟将秦国贬低为戎狄之流,梁元估计嬴渠梁听了这话大概会有些恼火了。
但意外的是,嬴渠梁脸上无一丝的恼火,反而有一丝兴奋。
他一张嘴,一句话破口而出:“当然不是!”
话刚刚出口,嬴渠梁突然觉得有些太不合适了,连忙收下了自己的冲动:
“先生既然敢说出来这话,必然有高论讲与渠梁听……请先生教我……”
他明白,梁元这话看似将秦国贬为戎狄之属,荒蛮之人,听着像是侮辱。
但实际却是在提醒自己要将眼光放得深远,不要为了强大而做出冲动愚蠢的举动……
既然他能说出这样的话,便必有对策!嬴渠梁如是想。
梁元却像是没听见嬴渠梁的话,只是继续按着节奏说着:
“一味讲战,并不能强国,秦国要想强大,今后的国策和制度,必须要变!”
“如何变?”
“君上不是知道么?像当年魏文侯那样,变法!”
“只是应当如何变法?”
嬴渠梁想到魏国正是因为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才能强国,所以对于梁元提到的变法充满了期待。
梁元感到嬴渠梁的思路已经跟上来了。
决定此时先将变法方案抛出来,至于这些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梁元伸出手指,比出一的手势说着:
“第一嘛,是关于人口的,这个时代,人口是最重要的,兵源和钱粮都要依赖它,所以应将全国人口编订户籍,所有人口由国君亲自掌管。”
有了人,便有了一切!
“先生看得透彻,然后呢?”嬴渠梁认真的听着。
“那么这第二,是针对土地的,国君有了人,就必须有地来让人耕织,这样,才能将人的优势发挥出来,所以,秦国应当废除井田制,再分发土地给黔首们耕织。”
梁元接着又道:
“如今井田制之下,黔首无地,种地毫无积极性,先君献公虽有改革,并未动及根本,君上可将境内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按户分发给黔首,由黔首自己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再由官府收取部分粮食做为国用,剩下的归黔首所有。
如今,黔首都是替人耕种,耕种积极性不可能提高,若有了自己的田地定然会积极劳作,官府收到的粮食也会越来越多,这些便会成为国力增强的资本,国家掌握了人口,再掌握了土地,并让人口与土地的作用相辅相成,那国家想不富强都难了。”
“先生见识深刻,让渠梁极为佩服!”嬴渠梁不禁拍掌赞叹!
梁元抓住了事情的根本,而且说得简单明了:人口和土地。
这比以前那些士子讲的深刻得多,方案也是很好的。
但过了一会儿,嬴渠梁的眉头却皱了起来。
他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地方有危险,但却一时说不上来。
可嬴渠梁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这和他最初听闻吴起变法时的感受一样。
一种奇怪的感觉弥漫上心头。
吴起变法,是楚悼王当政时。
经过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后联合赵国大败首强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