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此贫困(1 / 1)

悠然药农 清清黛 1345 字 5天前

陆老太太坐在主位上,左手边是陆大柱夫妻俩,陆氏的怀里还抱着伊伊呀呀说着鸟语的三娃子,右手边是大郎和二郎兄弟两个,陆姐儿拉着二丫三丫坐在下首位。一家人围着一张刨得很平整的四方木桌子,桌上搁着三五盘菜。

蘑菇青菜清汤汤的,一看就知道是拿水煮出来的,一滴油水也没有;咸菜粉丝里的粉丝弄得很碎,也不知是自个儿掰的,还是原来就是些沫子,夹在咸菜里很不起眼;那盘黑乎乎的也不知是什么野菜,焖倒是焖得很软很糯,只是不晓得味道怎样;釉质发黄边圈有道蓝印子的大瓷碗里叠了一摞黑不黑绿不绿的圆饼,边上还有几碟腌萝卜之类的饭桌必备品。

“开饭吧。”陆老太太第一个拿起著子扒了口发黄的糙米饭。

看大家都动了,陆晓雨也赶紧舀了一勺热粥,看到勺子里稀稀薄薄的几粒煮开了点的饭粒,这还是多放了米的,要是按平时煮,估计就能当米汤喝了吧。轻吹了两下入了口,糯软香甜,嗯,比前世进口香米东北大米之类的也不知强了多少,呵呵,看来穿越也不都是坏事,起码这饭够香。

只是,青菜没搁油吃着没味,粉丝就更不用说了,跟眼药似的夹都夹不起来,咸菜倒是不错,也不用担心香精色素什么的,吃得放心,呃,这菜怎么这么涩的?当下也顾不得烫嘴,赶紧扒拉两大口粥,这才把那股怪味压下去。

陆大柱看到孩子们吃得高兴,稍微笑了两下,可想起外头的事,心里头就发起愁来,坐在那里有一口没一口地扒拉着干饭,琢磨着该怎么办才好。

陆氏替婆婆布好菜,侧头就看到丈夫心事重重的样子,也停下了动作:“出啥子事了,看你脸色这么不好的。”

“没事,你不要瞎想。”陆大柱犹豫了一下,又添了一句,“外头的事我一个人搞得定。”

不过他天生不是个撒谎的料,就是四岁的小囡囡也看出别扭来了,歪着小脑袋问道:“阿爹,你咋了?”

“大柱,一家子人有啥子事不好讲的?我老婆子眼睛是瞎了,心里头可没瞎。”陆老太太“看”向自家儿子,一句话就点到了问题所在,“田里头出事啦?”

看瞒不过去,陆大柱只得把白天的事说了一遍。朝廷每隔五年都会丈量土地、登记人口,按常理应该是明年的事,可不知怎么回事,中午村长把自己喊到了祠堂,说是今年要提早划地,因为自家大郎满十五岁了也有份例田好分,就把自家那块挨着沟渠的跟陈二狗家的换了,地是多了一亩三分,可谁不知道他家那块地在半山上种不了多少庄稼?

更要命的是,前两天自己看天气好,提早把水稻菜花都种下了,这会儿都能插秧换田了,可眼下那些秧苗咋办,总不好种山上去吧?

自打从祠堂出来,自己拨着手指反复算计过,山上三亩七分地最多能当两亩用,也就是说自家比以前还短了七分地,这就差了百八十个大钱,再加上浪费的秧苗钱,一来一回,这损失可就不小了。

而且这么一来,自家的地就隔得老远,一块一亩八分的在村南,新换的在村北,干起活来也很不方便。

陆老太太一听这事,气得重重拍了下桌子,震得菜盘子使劲晃动:“咋能这么欺负人来着?难不成就要拿阿拉家的田给他闺女当嫁妆不成?他咋不把自己那块好田分出来?上回分地的时候,阿拉家的水稻田就比别家少了八分,这会还要短,存心要饿死阿拉一家老小不成?”

“娘,你别气了,气坏了身体可划不来。”想起自己先前也闹过,都差点在祠堂动了手,可又有啥用?还不是少了短了自家的!陆大柱是老实憨厚,可不代表他就傻,弄成这样也知道村长是故意针对自家的。

“唉,早知道你当初就不要……”

陆氏的话还没说完,陆大柱就粗声粗气地打断了:“他陈二狗要是再偷人鸡崽子,我还是见一次揍一次!”

“你咋就只会揍人,也不走走脑子?村长的二闺女做了他的媳妇,你还跟他不对头,那不是逼着人家短家里地么?”陆氏也急了,本来这些地里的出产就不够家里花销,还要大柱时不时进山打点野味到镇子里换钱才勉勉强强过着,这会又添了个男丁,出产反而少了,那日子还咋过下去?

陆晓雨对古代的土地货币制度的了解仅限于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能买一石米之类的,这会见两人为了一百文钱争执起来,心里有点迷糊,就悄悄地拉了下陆姐儿的衣袖:“大姐,这些大钱对家里很要紧?”

怎么不要紧?看她一脸懵懂的样子,陆姐儿叹了口气,轻声跟她说了家里去年的开销数,陆晓雨这才知道自家竟然贫困到了这般田地!

少了七分地,多了一个弟,居然面临着吃不饱饭的危险,也难怪一向柔顺的陆氏会跟丈夫发火,而一旁的陆老太太默认了媳妇的行为。

说着说着,陆氏忍不住掉起眼泪来:“这日子可咋过下去啊。”

陆大柱看到媳妇哭了,赶紧凑到跟前,张嘴喊了声“招弟”可又不知该怎么安慰,两个手肘支在腿上手掌揉进头发间,沉默地坐在那里叹气。

“爹,娘,你们也别气了,我们一家人在一块儿啥难头过不去?”陆姐儿迟疑了一下,还是开了口,“我明天跟林嫂子去说说,看能不能也接点细活。”

“你整天忙里忙外的,哪有功夫干那个?别想那些有的没的,家里的事情,你爹跟我会弄好的。”姐儿这么懂事,陆氏心里更是发酸,拿袖子抹了抹眼睛,又道,“那年给你扯的花布裙子咋不穿穿,自个身上也不多收拾收拾。”隔壁花家的三闺女十二岁就有人上门说亲,可自家大女都十六了,一想起这事,陆氏就觉得发苦。

陆姐儿也知道陆氏的心思,顺从地点头应了一声,也不再辩解徒惹得她更不高兴。

陆晓雨偏头看一眼姐儿,虽然低着头应着,可眼里的坚持却格外分明,她突然想起了山间地头处处可见的灰绿叶短白毛的植物,心里更是一叹,姐儿也是家里最坚韧的那一株蒲苇吧。

她虽然一直告诉自己只是个外人,可大家对自己一点一滴的关爱,又怎会感觉不出?看到大家如此神伤,心里也跟着难过了起来。难道这家人就该饥一顿饱一顿的过下去?兄妹几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是跟不上营养老来可就一身的病了。

可自己又能怎样呢?播种插秧犁地她是一样也不会,织布绣花裁衣更是从来没碰过,低头再看看这小身板,操持家务估计也够呛。

百无一用是书生哪!

陆晓雨不由仰天长叹。

等等!书生?!

陆晓雨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自己五年的中药专业可不是白念的,当年又是校中药实验基地的负责人,这理论实践经验都有不少,半山上的田又是块水稻地,土质养分也可以,拿来种药是最最合适不过的。

种水稻养不活家人,难不成换种药也不行么?

一想到这里,她心里豪气顿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个什么什么村长的,你就等着后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