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沈箴真的找沈穆清说这件事。
“我听汪姑妈说,锦绣想给你说门亲事……我让人打听了一下,人品还不错……”
“老爷,蒋越今年三十一岁,我今年十六岁,你觉得合适吗?”
沈箴表情有几分挣扎:“……年纪虽然大了些,但是两榜进士出身,在任上连续三年被评为‘优’,虽然有个孩子,但是个女孩子,你好生生地待了,过几年找户好人家嫁了就是……”
“因为我曾经成过亲,所以像蒋越这样的,已是极好的人选……”沈穆清望着沈箴。
沈箴眼睑微垂,回避了沈穆清的目光。
“老爷,我看着人家蒋越不好,人家蒋越说不定还嫌我是个成过亲的……”沈穆清上前挽住了沈箴的胳膊,“老爷,我不想再委屈自己了……我想好好的开茶铺,好好照顾大舍,好好地和姨娘相处,做我爱做的事……”
沈箴长叹了一口了,半晌,幽幽地道:“我知道了!”
这样简单的就说通了沈箴,沈穆清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她去了一文茶铺。
茶铺里人来人往的,比她走的要热闹多了。
周秉和沈穆清算帐,铺子里没有余利。
“这两年江南少雨,茶的收成减少了不少,其他茶铺的价钱都提了提,我们一直卖一文钱一包……”周秉解释道,“算不过帐来。我就请了一个苏式师傅来做些江南的小点心,这才勉强保住没亏。”
沈穆清点头。
她这两年在江南转了一圈,那边的行情也多多少少知道些,他说的到是实情。
“能维持这样的局面已是很不容易……”沈穆清很是感激的样子,“这多亏了您心事周密。林瑞春已去时家茶园,再坚持两年,等我们有了自己的茶园,这生意就好做了。”
周秉迭声称“是”。
沈穆清就给他讲了讲她在江南的见识。
“……每个茶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专请了名伶在那里登台唱戏,每天迎来送往,热闹非常。也有的只卖茶叶,但品种却非常的多,只要是你说的出名字的,他那里都有卖的。但也有的只卖入茶的干花……各有各的特色。我想,这里是京都,太热闹了,让人惦记……还是好好的卖茶的好!”
周秉也同意。
“自从上次您把这铺子整了整,来喝茶的人多了很多,要是还有余的钱,我想把铺子后面那院子给买下来,种些奇花异草的,专给人喝茶……”
两人说了半天铺子里的事,眼看着天色晚了,沈穆清笑着站了起来:“今天你随我回一趟石化桥吧!老爷晚上在家里设宴,给汪总管和汪妈妈送行,还让服侍过太太的璞玉拜了汪妈妈做干娘,一起跟着出府。”
“好啊!”周秉笑着应了,“老爷和太太都是和善的人。汪总管和汪妈妈对家里也尽忠职守,能有这样的局面,我们大家伙都替他们高兴。”
沈穆清听了心中一动,沉吟道:“大柱,今年应该也两岁了吧!”
大柱,是百木和珠玑的儿子。
听到孙子的名字,周秉眼底都是笑意:“十月十四日满两周岁。”
沈穆清点头:“要不,我也给你们家脱了藉吧!以后大柱也可以去考状元!”
“姑奶奶……”周秉眼睛瞪得大大的。
“就这样说定了!”沈穆清笑道,“等过几天,我让百木去顺天府一趟,把相关的文书办了!”
* * * * * *
回到石化桥,沈家已是灯火通明。
沈穆清刚下轿,守门的已飞快地去禀:“姑奶奶回来了,姑奶奶回来了!”
她刚进门,迎面碰上了陈姨娘的嫂子陈段氏。她穿件着白绫袄,紫蓝色二色金通袖袍,头发高高梳起,绾了一个牡丹髻,大花上的祖母绿有指甲盖大小,珠簪上的珍珠有莲子米大小,打扮得珠光宝气,可一张白净的脸却拉得老长。
遇见穆清,陈段氏草草给她屈膝行了一个礼:“姑奶奶回来了!”
沈穆清点了点头,还没来得及搭腔,陈段氏已急步而去。
她不由回头看了一眼。
黑漆锡顶暖轿,周围是锦绣幔围——不像是租来的轿子。
沈穆清就看了英纷一眼。
英纷心领神会。
沈穆清吩咐小厮领周秉去见沈箴,自己回听雨轩梳洗更衣。
等她收拾好出来,英纷早已在一旁等。
“怎么回事?”沈穆清坐到临窗的炕边,端着明霞奉上的茶喝了一口,沉声问道。
英纷上前两步,小声回禀:“是陈姨娘让人来的。两人关在屋里说了一下午,具体说什么,谁也不知道,只知道陈段氏走的时候,陈姨娘发脾气地朝她嚷了一句‘你跟我把帐算明白了,要不然,休怪我不顾兄弟手足之情’。”
沈穆清微怔。
“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她还是顾着大舍多些!”
英纷点头:“是啊,要是当初真照老爷的意思把陈姨娘送走了,那舍哥的十六间铺子还不是一本乱帐啊!”
沈穆清点头,站起身来,笑道:“时间不早了,我们去花厅吧——今天可是汪妈妈在我们家吃的最后一顿饭了。再来,我们就不能当妈妈指使她了,得当亲戚了。”
屋里的人纷纷掩嘴而笑,有人不以为然,有人眼中流露出羡慕。
* * * * * *
送走了汪妈妈,沈穆清给时静姝写了一封信,把自己这几天在京都各个茶铺见到的情况向她说了说,还问她什么时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