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城的交通实在配不上其全国赫赫的名声,没有机场,没有铁路,在这里,人们出行只能依赖于坑坑洼洼的公路。
如果是从横城出发去外省,最便捷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先坐大巴三四个小时之后,到杭州萧山机场转机,另外一种方法则是先坐大巴抵达义乌或者金华,再坐火车去其他地方。
对于横城当地人来说,没有火车站和没有机场,一方面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毕竟横城真的就只是一个小镇,另外一方面,这还是影响到了他们的自豪感。
抠门的林晓光,暂时还舍不得坐飞机出行,于是,他从横城坐大巴抵达义乌之后,选择坐火车去魔都。
从魔都火车站出来,走在魔都的大街小巷,这座城市扑面而来的年代感,让林晓光一时之间恍若隔世,以前他记忆里对魔都的印象,要么是繁华现代的国际化大都市,要么就是令人怀旧的老上海,想起上海滩,他就会想到蜡黄色的相片、烟盒上的美女图、周璇的歌声从老唱机里娓娓飘来——听不清的歌词永远记不下来,但那旋律却是耳熟能详耐人回味的。
而2000年初的魔都,可的、良友、好德等本土便利店才刚刚开始出现,罗森似乎在市中心有那么一两家,全家和喜士多还没进入魔都市场,LC区的街道上仍然存在很多带公用电话的杂货店。
还有带有一定公家背景,从粮店转型而来的小店,林晓光每次经过剧组旅社附近的金谷店铺的时候,就会闻到店里面酱油和大米混杂的气味。
《像雾像雨又像风》剧组驻扎的宾馆,就位于老街区的丽晶旅社。
傍晚。
在经纪人李美芳和剧组后勤人员的接洽安排下,林晓光在两天前,就已经住进了丽晶旅社单人间,打电话给他的是该剧导演赵保钢,十分钟后,林晓光才洗完澡,回了电话给他。
赵保钢在话筒那边的声音显得很很健谈。
“导演,什么事儿?”林晓光问。
“晓光,晚上出来吃个饭。”
“行。”
林晓光知道当然不是只为了吃饭那么简单,《像雾像雨又像风》正式开拍前,作为最先抵达剧组的演员之一,熟识剧组的其他演员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侧面说明林晓光在这部剧里面的戏份吃重。
林晓光算是剧组里为数不多的海润影视公司旗下的签约艺人,赵保钢不仅是该剧导演,而且他老婆丁芯更是这部剧的制片人,海润签约了林晓光,那林晓光好坏也是他们自己人,赵保钢想要顺便提携林晓光,带他见见世面是再正常不过了。
林晓光也晓得赵保钢的好意,自然不会拒绝,更何况,赵保钢不仅是导演,还是他的顶头上司,他是吃饱撑了才敢拒绝赵保钢的邀请。
晚上7点半,林晓光在一家饭店见到了赵保钢。
林晓光坐在包间里面,和赵保钢简单客套了几句话之后,不禁问道:“导演,待会儿谁过来?”
赵保钢捧着菜单点着菜,一边道:“咱们这部剧的男女主角。”
林晓光明白了,不由问道:“是陈昆和周浔吗?”
赵保钢原本盯着菜单,听到他的话后,有些意外地道:“呦呵,消息挺灵通,他俩下午才刚到,你现在就打听清楚了。”
瞧见赵保钢意味深长的眼神,林晓光知道自己多嘴了,忙帮他倒上茶水,笑了笑,没敢再胡乱说话。
十分钟后,包房门被推开,进来俩人,男的二十多岁的样子,留着染黄了的二八分头发,黑而且瘦。女的很年轻,个子小小的,眉间目里都透着那么一股灵动。
赵保钢坐着和他们打了声招呼,林晓光却站了起来,主动给他俩挪开椅子。
“谢谢。”她的声音很低,带着点沙哑。
坦白讲,林晓光并不喜欢女孩子说话时这种音色,明明长着一张可爱的萝莉脸,说起话来却透着一股大叔才有的胡渣味。
没用赵保钢介绍,那黑瘦男子先伸出手道:“你好,我叫陈昆。”
林晓光跟他握了握手,道:“昆哥你好,我叫林晓光。”
陈昆不由打量了一眼林晓光,估摸着他和自己差不多年纪,轻轻拍着他的肩膀,客气道:“兄弟言重了,昆哥不敢当,你叫我名字就行。”
林晓光还没来得及作答,那小姑娘在边上也道:“你好,我叫周浔。”
“你好,浔姐。”林晓光恭敬地道。
见林晓光对自己和陈昆毕恭毕敬的模样,周浔笑着地打趣道:“怎么你这人张口闭口都是哥呀姐的,先说说你今年多大?可别把我俩给叫老了。”
林晓光一阵发窘,迟疑侧一会儿,才不好意思地道:“浔姐,我今年二十一,年纪应该比你们小一点,真没故意装嫩。”
二十一岁的林晓光,虽然一脸的胶原蛋白,但他和顶着一张减龄娃娃脸的周浔比起来,还真分不清谁大谁小。
这时,赵保钢也笑着打哈道:“行了小迅,晓光还是新人,叫你浔姐是人家敬重你,你就别太为难人家小年轻了,还有昆儿,你也别拘束,咱们坐下来边吃边聊。”
“好的导演。”
看着眼前一脸青葱的陈昆,以及些许婴儿肥的周迅,林晓光不禁唏嘘感叹。
这一年,陈昆二十四岁,周浔二十六岁。
而这一天,林晓光也才二十一岁,在他一生的黄金年代,额,好像有点不对,为了切题,应该是白金年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