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世嫡皇孙”
打败北凉并在姑臧呆了六天之后,太延五年(439年)十月初一,拓跋焘留下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征西将军贺多罗镇凉州,自己则带着凉州民三万余家踏上了西还之路。
12月23,拓跋焘回到平城,“饮至策勋,告于宗庙”。跟着他出征的文武官员都收获颇丰,不仅分得僮仆隶户、牛羊布帛,更加官进爵。以平西将军源贺为例,他在战前主动提出,提前到姑臧,劝降北凉首都外围其祖父的老部下。回平城之后,他获迁征西将军,进号西平公。以乐平王拓跋丕参军身份出征的高允,也也“以参谋之勋,赐爵汶阳子,加建武将军”。就算是普通士兵,也论功行赏,获得大小不等的赏赐。
自从九月蠕蠕骑兵北撤之后,宜都王穆寿的心一直就惴惴不安,他不知道拓跋焘回来之后自己会受到什么样的对待。毕竟,六月在云中,皇上特意让崔浩和李顺在场见证,要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统管内外之事。倘若不是太后下令,还不知道今天自己在哪儿呢?他想来想去,内心里又有一种冲动:去找巫师算一卦,看看皇上会不会惩罚自己。想想,巫师上一次已经误了自己的大事。穆寿不敢再指望巫师,还是让自己的夫人乐陵公主求太后更稳妥一点。
不知道是因为征凉大捷,还是蠕蠕毕竟没有造成大的伤害,抑或是乐陵公主的求情起了作用,最终拓跋焘放过了穆寿。
安排完朝廷大事,拓跋焘带着太监直奔冯左昭仪的宫中。
这一边,冯蓉听得太监来报皇上来了,直觉有点奇怪:龙头死后,她和拓跋焘已经不怎么聚在一起了。皇上不是出征,就是在外巡视,呆在平城的时间极少。就算在皇宫里,还有那么多新进的夫人、椒房在等着他,他已经极少来冯左昭仪宫中了。
待到拓跋焘来时,冯蓉已经派人准备好了他爱吃的羊肉羹和绿茶。
“恭喜皇上平凉大捷。”冯蓉以隆重的口吻迎接拓跋焘。七八个月没有见,拓跋焘似乎并没有多少大变化。或许因为平凉大揵,拓跋焘整个人看上去甚是平和,因长期征战带来的戾气都少了一些。
“这是武威公主推荐的焉支山的胭脂,我给你带了一些,看看好不好用。”
“谢谢皇上用心。”
“平城安好,我听太后说你飞报信息,为长孙道生他们争取了不少时间。”
“那是太监走错地方,臣妾哪敢居功!都是太后指挥有方,平城得保,太子平安,百姓有福。”
“说到太子,你也应该知道太子妃有孕?”
冯蓉点点头,她不知道拓跋焘这话的背后是什么意思,只谨慎地点了点头。
“左昭仪,你来平城也已五六年,想必知道道武皇帝立下的‘子贵母死’制。”
冯蓉看着拓跋焘,脸上带着专注的表情,只默默地听着。
伴随着摇曳的烛光,这个统一华北、一生杀敌无数的铁血男人似乎陷入了忧伤之中:“左昭仪,你知道的,我的父王、太宗明元皇帝被道武大帝立为太子。当年,我的祖母宜穆皇后刘氏作为夫人专理内事,宠待有加,只因手铸金人不成,才未登上后位。魏宫先例,后宫产子将为太子,其母皆赐死。
此时,父王已经十五岁了,因为自己登上储君之位而让母亲刘夫人被赐死,父王一直在太子宫中哭泣不停。尔后,他因恐惧逃出平城,太祖则被拓跋绍刺死。
经过这些事之后,我出世之后,父王就将我交予窦太后抚养,将生母密皇后和我隔开,或许他不想我再受他那份母子离别之苦。也许上天有灵,母后泰常五年薨之后,父王才封我为太子。晃儿比我还可怜,刚出世半年不到,贺氏就去世了,我也不需要再去考虑要不要去处死她的问题啊。”
冯蓉不敢打断眼前这个男人的话,但她却觉得自己不似处在平城烛光明亮、温暖无比的后宫中,反而觉得自己身处在四处都是坟墓的荒野中: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皇族?为了保证政权的延续,竟然不惜杀掉继承人的母亲?
可是,拓跋焘自己的例子就说明,人与人之间哪里缺少爱与传承,即便窦氏和他没有血缘关系,但依然以保姆身份荣登太后;即便他在十岁之前没有看到过密皇后的家人,也不妨碍他将舅舅杜超封为阳平王。
冯蓉想问拓跋焘:那么你想在你的手上终结子贵母死制吗?这个制度已经惨害了两代皇帝,直接导到了道武大帝的惨死,为什么不终结?
但冯蓉不敢问,除了静静地听之外。
拓跋焘也没有怎么看冯蓉的反应,并不知道冯蓉心中早已寒意十足:“眼下,太子妃怀孕,这是平城宫中最大的喜事。当下,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替皇孙选一个我放心的保姆。我不想让皇孙像我的父王当年一样,为他的母亲而心碎。太子妃不可能亲自抚养皇孙,最好选一个像太后这样的保姆啊。左昭仪,你要替我看一看这宫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既然皇上知道这旧制不好,皇上你统一天下,后宫的制度也由你说了算,为什么不能废除呢?”冯蓉听到拓跋焘如此计算,终于管不住自己的嘴,问了出来。
谁知道拓跋焘的反应却怪怪的,这南征北战、百战百胜的皇帝似乎陷在回忆里走不出来,直到冯蓉问他:“你为什么不去终结这一制度?”他似乎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彻底废掉这一制度,让事情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冯蓉看拓跋焘不说话,在心里给自己鼓了鼓劲,接着说:“皇上,大魏建国四十多年,多少制度都是新立的?既然可以立新制度,那不合理的旧制是否可以废掉呢?”
拓跋焘沉思片刻,摇摇头:“后宫由太后主管,无此制度则太后无法成为其太后。太后只要在一日,我就不可以废掉此制度。你可明白?”
冯蓉恍然大悟:也是,没有“子贵母死”制,窦氏如何可以成为太后?拓跋焘终究还是将窦氏放在第一位,至于自己的儿媳还是后代后宫的女人们,他也想不到那么远了。
拓跋焘向冯蓉伸出手来:“左昭仪,你从燕国王宫来,一直温和有礼,帮助太后做了许多事。你就帮我在宫中宫外找找看,谁适合做皇孙的乳母?至于太子妃的命运,就让晃儿他们去担心吧!过来,到我身边来,大半年没有看见你,让我们好好聚聚吧。”
冯蓉只得依偎到拓跋焘身边,再也不敢提废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