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借题发挥!(1 / 1)

朱棣被赐死的翌日,暗通燕庶人的-茹瑺、驸马都尉-永春候-王宁,与燕府将领朱能等一同问斩于柴市。京师震动,百官哗然,在京诸王也是人心惶惶。

朱棣的胞弟-周王朱橚,徐家的女婿-代王朱桂、安王朱楹,及平叛期间左右摇摆的宁王朱权,都下朝之后都自觉来到武英殿内,跪地向皇帝请罪。

不来不行啊!自从诸王进京后,除了献捷礼、上朝,私底下皇帝连见他们都不见;这又一点没有预兆的赐死了朱棣,他们这脊梁骨都发麻!

皇上不表态,那他们就得拿出态度来,岂不见平阳王-朱济熿,就因为娶了李景隆的女儿,三天一封请罪折,差点没吓死他。

“皇上,臣与二十二弟的婚事,那都是先帝给定的。臣等与燕庶人鲜有来往,他造反跟我们没关系啊!”

“皇上,臣与翟能就是有点小恩怨,不是想阻挡大军平叛。而且,臣最后也让他们过去了!”

“对对对!十三哥说的对,臣等可不敢附逆,更没胆子附逆啊!”

来请罪的四王中,只有周王朱橚沉默不语,他是朱棣的胞弟,按旧例,朱允炆叛乱,衡、徐二王,削爵被圈。

虽然在战时朱橚,支持朝廷平叛,且将三护卫交了出来,可出身的罪过也是免不了的。

抬手示意后进殿的朱桢、朱楩、朱允熥免礼,朱雄英沉声说道:“五叔,你来凑什么热闹!”

“臣有罪!臣是燕庶人的胞弟,与他共天共地,他犯的罪过,自然有臣份。”

“臣来之前,已经让诸子在府中待罪了,抄家、流放,或是赐死,臣都无怨!”

怨谁啊!要怨就怨他有个好哥哥。造反啊!那是开玩笑的事?而且朱橚为什么要跟着他反,事成不成这辈子都是当亲王的命,难不成朱棣还能把皇位让给他!

再者说,他行五,从懂事起,他们那个不受宠的娘就告诉兄弟俩,不要惦记那把椅子,那是给长子的。朱橚年轻的时候,是干过些不靠谱的事,可再不靠谱,也不敢逾越雷池一步。

本以为,自己不惹事,他那个整天把先帝、仁宗挂在嘴边的兄长,也能当个忠臣良将。可恰恰就是这个倍受先帝、仁宗倚重的塞王反了,多可笑!

“皇上,臣不是为自己狡辩,臣就是觉得倒霉!”

“臣跟着他一块死不要紧,但臣还有一大家子人呢!”

让鲁植给他们都上了茶,朱雄英从御阶上走了下来,拍了拍朱橚的肩膀,认真道:“五叔,你是什么人,朕还能不清楚。”

“既然都来了,咱们就说说体己话!”,话间,还对朱权等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们都坐在过来。

“其实啊!自燕庶人作乱以来,朕想了很多。......”

藩王作乱之祸,古已有之!小到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王室的内斗,大到汉室七国、晋室八王之乱,......,这样的例子,数都数不清。

太祖分封诸子,以为国家屏障,赐予诸王节制兵马、钱粮、政务之权。无非是觉得,外人靠不住,自家人才能帮着自家人。

仁宗活着时,常常教诲朱雄英,要与诸王叔、王弟,和睦相处,好好看护大明的江山。

仁宗虽亡,可犹言在耳。朱雄英是一刻不敢忘记先父的教诲。登基之后,对诸王也是屡加重用,让他们在边境实领兵务。

拿朱棣来说,洪武朝时,他受命节制沿边士马,那时只限山西、北平。朱雄英登基后,又将辽东诸司,察哈尔都司,划给他指挥。

“那是一片多大的地方,大明三分一的军队,朕都交给他了!”

“自古以来的皇帝,有谁能给藩王这么大的权力,朕亏待四叔了吗?”

那些军队是受朱棣节制不假,可领军的将领却不是都听他的。其他各地的驻军,大多也是如此,诸王能直接指挥的,其实只有他们的三护卫。

但皇上非这么较真说也没错,洪武朝第十三次北伐,朱棣便加了大宗令,实授的确是真的,那时候他也是宗室最风光的亲王。

请罪的四王,尤其是宁王朱权都明白,现在说皇帝对朱棣怎么好,也已经无济于事了。而皇帝非要翻这笔旧账,无非是在指各藩王干预军队的恶果。

“燕庶人叛乱后,有人向朕进言削藩。削掉封国的,学唐朝建什么十六王宅,亦或者汉朝的酎金夺爵,总之是跟你们过不去。”

“尤其那些在洪武朝,对藩王戍边屡有意见的,好不容易抓着由头了,自然是不愿意放弃!”

说着话,朱雄英还指了指,东侧书案上堆积的奏本,足足有三百五十八本。都是在京大小臣工,上书议论削藩之事的。

臣工们都认为,诸王掌兵、问政,是国家的隐患;若不加以制止,必然遗祸子孙!

可朱雄英要说兹事体大,关乎宗室,关乎其与诸王的情义。他一直在犹豫,也一直压着西阁六部的大员们,迟迟下不了决心。

叹了口气,朱雄英叹息道:“朕不会因为燕庶人之祸,就无端降罪给诸皇叔王弟。那是不讲理,朕还没那么狭隘。”

“既然来了,你们给朕出出主意,朕该怎么办这事!”

皇帝这话,可是点中了四王的死穴,让他们出主意,甭管好坏,都得被在京的诸王骂。大伙会认为,他们是为了保住自己,出卖了大伙的利益。

他们与朱桢三王不同,人家是皇帝的嫡系,讨燕的时候,亲自带兵上阵搏杀的。皇上就是削藩,也削不着他们啊!

“皇上,五叔把话撂这,对您,臣是绝对的支持,五叔绝不拖您的后退。”

朱橚说这话的时候,朱权还在后面捅咕了他一下,可人家根本不鸟他。

无奈之下,朱权不得不补一句:“皇上,您可不能听那些小人挑拨。先帝大封诸王,就是用来巩固皇权的,以防权臣,奸臣误国的。”

“两位皇弟,你俩说话啊!”,话间,还扭头看向朱桢三人:“六哥,十八弟,小三,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