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自受(1 / 1)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萧衍自称要“出家”,甚至当上了主持,可也没有动自己头发一下。

然而萧统却自己剃掉了头上的三千烦恼丝,自己跪在了寺外,自求出家。而以当时萧衍的表现来看, 估计也就跟李靖面对哪吒削骨滴血还肉差不多了。

痛是痛的, 但更多的是气。

做老子的还没放弃儿子, 儿子自己选了一条最差的路,怎么能不气?!

在这一点上,萧统和萧衍两人不愧是父子,事情决定后立刻就去做:

一个是连夜就搬到了同泰寺、根本不给人反应的时间;

一个是当晚剃了头,天不亮就说要去出家。

要说“太子出家”造成的震动,还在皇帝“出家”之上。

东宫上下听到消息就疯了。

得到消息赶来的太子妃蔡氏, 拖着家里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来到同泰寺外, 对着已经光了头的萧统失声痛哭!

马文才闻讯赶到门外时,原本在草庐里住着等父亲回宫的几位皇子都围在太子身边, 劝说他先回东宫去。

太子的几个儿子和女儿脸上都带着一种惶惶不可天日的惊恐表情,嫡长子萧欢更是拉着萧统的衣袖, 连声喊着:

“父亲, 皇祖父如果是想要人出家, 儿子替您去,您别抛下母亲和弟弟妹妹啊!”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

马文才一听萧欢的喊叫头就痛, 生怕没一会儿萧家满门全剃了头发要当和尚, 连忙三五步走到他们面前, 朗声打断了萧欢的哭求:

“世子,这时候您就别添乱了!冠林主持在里面听见太子出家的消息,气得头风发作,如今已经无法见客,您要也剃了度,岂不是更要让陛下病情加重?”

此时原本该上朝的大臣们也陆陆续续按照“惯例”来了同泰寺外,原本是想例行哭宫一番的,谁料却见着太子一家老小跪在门外,心里都是一阵忐忑。

有眼尖的见到当中那个黑衣僧人的身影极为眼熟,更是心中七上八下,不敢相信地将眼睛揉了揉,生出要跑的念头。

这……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要大义灭亲?

还是他们几天没上朝,太子心灰意冷,做了傻事?

天可怜见的,怎么还没几天就这样了呢?

他们是觉得太子比皇帝好说话的多,性子又宽厚不会算隔夜账,才想着先安抚好皇帝,再来哄太子的啊!!!

怎么太子也出家了呢?

于是一时间,同泰寺外人声鼎沸,乱成了一团。

有位高权重的老臣不敢置信,站在太子面前指着他破口大骂太子“不忠不孝”的;

有性子温和的臣子好言好语,劝说太子去向皇帝道歉,求皇帝原谅的;

有喜欢和稀泥的臣子,四处撺掇说得上话的大臣去敲寺门请皇帝来主持大局的……

千人百态,仿佛一场大戏,热热闹闹的在同泰寺外上演,然而身处戏中的众人却不觉得自己仿佛小丑,只觉得旁人可笑。

此时在一旁“隔岸观火”的马文才便是如此,他从地上抱起萧衍的小女儿,皱着眉头看着面前乱糟糟的一切。

萧统的女儿年纪尚小,不过三岁,蔡氏惶恐不安,将嫡子和庶子都拉了出来,可显然更重视亲生的儿子,事乱之时,可怜的小郡主便被一拥而上的人群挤到了一旁,脑袋差点磕到寺门前坚硬的石阶上。

马文才一直注意着几个小孩,当即眼疾手快地捞起那位小郡主,眼中闪过烦躁之色。

皇帝将他宣到同泰寺,是提防着太子逼宫,如今太子没逼宫,皇帝反倒气都不顺了,丢了他出来“主持大局”。

他再怎么得宠,同泰寺外也多的是身份贵重的大臣,在这些人面前哪里有他说话的份儿?

不过是被扔出来迁怒、或是挡烦心事的。

要是小郡主或哪个小皇孙在同泰寺外出了事,倒成了他办事不利了。

好在萧纲和萧统一母同胞,见到小郡主被挤出去也动了怒,大喝一声逼退了人群,又伸手向马文才要接过小侄女。

“多谢马侍郎出手之恩。”

他和祝英台私交不错,所以和马文才还算说得上话。

马文才将小郡主递给他,小女孩吓得眼眶里都是泪,抱着萧纲的脖子软软地喊了声“三叔”,就把头埋在他怀里不动了。

“诸位使君,冠林主持请诸位到前殿品茶。”

马文才伸手召来一位知客僧,又低头对同泰寺外跪着的太子说道:“冠林主持还吩咐,让臣领着您到后院禅室见他。”

一直无悲无喜的、对旁边各种言论都充耳不闻的萧统,这才像是终于听得到声音了一般,抬起头来对他点了点。

他跪了太久,身体又不好,起身时摇摇晃晃,太子妃蔡氏又是一阵痛哭,恨不得替自己的夫君受苦,然而太子却连看,都不看妻子一眼。

见马文才要带太子进去,这才有大臣察觉原来马文才是一直在寺里陪着皇帝的,骇然之下,也不免生出几分期待来。

“马侍郎,究竟是怎么回事?陛下剃度了没有?”

几位侍中更是一把抓住马文才的袖子,不准他走。

这几天皇帝闭门不见,谁也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再见太子连头发都剃了,他们很害怕未来要面对两位“僧人皇帝”,声音中都带着颤抖。

“还没有。”

马文才压低了声音说,“陛下现在正在气头上,诸位使君还是想办法让陛下先消气才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