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网(上)(1 / 1)

梁山伯心绪波动,他的同僚却是毫无所觉, 看着他手指抚过的那页, 随意瞟了一眼, “啊”了一声。

“能当县丞, 是出身吏门?山阴那种大族林立的地方能当上县令, 这本事可真了不起……”

是啊, 可了不起。

无论是士族或是普通百姓, 说起他的父亲, 都曾叹过“了不起”。

他出身吏门,却从来不信命。年幼时敢在贺宗主的门外偷听, 年长后敢提拎着不值钱的野货去“攀交情”,他曾数次治理水患、清淤固堤, 周边地区洪水泛滥, 唯有山阴风平浪静,也因此在三十岁时就当上山阴县的县令……

“就是太倒霉了点, 原来当年还定了品的,被别人给顶了。”

同僚啧啧称奇。

“这种事应该不难查到,他既然才干出众,后来又成了当地的县令, 得到的士籍被人领了应该会发觉啊?”

是不难查到,父亲应当是去查了, 结果越查越多, 反送了性命。

过去的无数个日子里, 他都有件事情想不明白, 他的父亲并不是个刚正耿直之人,为什么要去碰“士籍”这么敏感的事情。

为什么去查,为什么要一直查,为什么想要将这件事揭露出来。

士庶天别,一旦入得士门,哪怕是“二品才堪”的低级士族,哪怕是没有被提拔的“依旧从事”,也依然是入了士门。

谁能料到拼劲半生才得到的嘉奖,却成了催命符。

他收起心中激荡的心绪,珍而重之的将它放回木匣之中,再不看私库里的琳琅满目,只一心一意抱着那几方木匣,仿佛那就是他来的目的。

同僚们知道了梁山伯手上的东西也很高兴,不亚于终于找到了私库里这么多的兵器。

士庶天别不假,但自刘宋开始,因为几位立国的皇帝都是庶人出身,对庶人的提拔也比过去要宽松,有些寒门素儒或对国家有卓越功绩的庶人也能通过“举贤”的途径得到士籍。

这种“举贤”并不和吏部的任命相同,朝中不会下达书令,只由州中正官盖印发文,再由当地郡中正收录,最后发往得到士籍者的地方,将他从当地的服役和纳税名单里除去,登入士簿,享有“士”一阶级的权利。

这张书令应当是由扬州府发往山阴县的,但原文书怕是已经被人篡改了,换成了这页上的那个“句章张荣”。

魏晋时期,世人对士籍的重视犹如天地纲常,任一地方中正都能随时背诵自己管辖范围里的士族门第和嫡系名讳,而随着时局动荡,中正官能够做到的事情越来越少,再加上还有捐官入士、军功入士,士族越来越多,被冒领或者顶替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但无论怎么说,士族的势力依旧能跟皇权分庭抗礼,临川王身为宗室却一直在买卖士籍、抹杀真正有才德者的机会,等于是犯了众怒。

而他私藏兵器等同于造反,又得罪了皇帝。

铁证如山,临川王这次是不想倒也要倒了。找到这样证据的御史台就是大功一件,在这里的同僚说不得都要官升一级。

禁卫军则是高兴花了这么长时间的辛劳终于没有白费,可以回宫覆命离开这地方了。

所以除了梁山伯,几乎每个人都是喜笑颜开。

有了“罪证”,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那些兵器和账簿被搬出去,很快就呈到了皇帝面前,即使萧衍再怎么不愿意相信弟弟并不是造反的材料,有这么多证据放在面前,也不能再自欺欺人。

通过吏部仔细筛查,那些或冒名入籍、或通过临川王篡改祖先身份更改户籍的人中,有许多已经出任一方官员,有些甚至进入军中,成为了领军的将领,也不乏借着士族身份成为巨贾豪族的,细细一想,不寒而栗。

这些人虽然品级都不高,但都是手握实权或富甲一方,临川王捏着这么多人的把柄,只要这些人不想一夕之间从云端跌落泥里,岂不是要任由临川王驱使?

他拿捏着这么多人,又囤积那么多兵器和钱财,不是为了造反,又能干什么?

总不能单纯是为了赚钱吧?

消息传到被幽禁的萧宏那里时,他听完就傻了。

“什么军械?我府里能有什么军械?我府里侍卫的刀剑都是陛下赐的,平时损了我都是让他们改用棍棒的,怎么可能有僭越之处?!”

萧宏虽然傻,但也知道什么东西不能碰,他虽然也借着自己的官职卖出过不少兵器和甲胄,却从来不把这些东西带入府里。

所以这么多年来,参他什么的都有,也曾被皇兄翻过几次库房,根本就没有被抓到过什么把柄。

下一刻,他悟了。

“是栽赃嫁祸是吧?!他们弄一批东西进去再说是我做的!到底是谁?是王简那个老匹夫还是谢举那个伪君子?!”

萧宏看着面前还算“和气”的马文才,连忙求情:“马侍郎,你替我向我皇兄带话,真不是我做的。”

这王爷脑子确实不好。

马文才不着痕迹地弄走他抓在自己袖子上的手指,诚恳地说:“王爷,现在证据确凿,就算我说我信,陛下和朝臣们也不会信的。刺杀陛下、私藏兵甲都是死罪,尤其之前乐山侯又私铸官钱,陛下本就在气头上,数罪并罚,王爷现在实在是危险的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