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先生备选人(1 / 1)

第296章先生备选人第296章先生备选人:sjwx

一番不着痕迹的暗访之后,白景洲划掉了其中两个他觉得不合适的。

不合适的那两个,其中一个在外面的时候装的人模人样,在家里却处处高人一等。

他理所当然的花着全家赚来的钱,但却一点儿也不懂感恩,不仅从不帮着家里人干活,而且还总是挑剔吃穿。

家境不允许他用下人,他就把自己侄儿侄女当下人使唤,最重要的是他还看不起自己大字不识几个的哥嫂,明明他哥嫂才是供他读书的人。

另外一个也很离谱,明明他家里都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他却还要在外面打肿脸充胖子,妻儿在家勒紧裤腰带忍饥挨饿,他却动不动就跟同窗一起下馆子,日常吃用也都是尽可能挑好的。

白景洲觉得这两人人品都有问题,所以干脆利落就把他们从备选名单上划下去了。

剩下的三个秀才,白景洲最满意官庄镇二十里铺的李繁李秀才。

李繁字子盛,今年二十二岁,在十八岁时中的秀才,因为前几年世道太乱,他家又家境艰难,出不起贿赂考官或者购买试题的钱,所以他迄今还是秀才功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今年秋天他也去考举人了,但因为近几年一直在为生计奔波,他对学业难免有所懈怠,所以最终还是落榜了。

白景洲觉得他合适,是因为他虽然也是穷苦人家出身,但在对待家人的态度上,却与之前的那两个截然相反。

前些年局势混乱,秀才福利待遇之一的“免其丁粮”李繁享受到了,但其他的各项福利就没有他什么事了,他只能想尽办法自己赚钱。

抄书、替人写信、写文章、写诗赋、去当账房先生只要价钱不是太低,他什么活计都不嫌弃。

据白景洲所知,他其实最想找个学塾坐馆,但比较遗憾的是,前些年能念的起书的孩子实在太少了,大家连活着都很困难,又哪来的多余银钱送孩子去学塾呢?

他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学塾坐馆,于是就只能做这些性价比低的活计养家糊口。

白景洲打听到,李繁原本是官庄镇下屯村人,父亲服劳役过世后,他叔伯们就闹腾着要把他们母子赶出去,他祖父母年纪大了,还要指望其他儿孙给自己养老,于是就闷不吭声的默许了他们的这种行为。

好在李繁舅舅是个重情义还精明厉害的,他带着族人闹上门,逼着李家按照分家的规矩分一份家产给李繁母子。

李家人不同意,李氏族长和下屯村里正说破了嘴皮子也没用。

李繁舅舅却不怕他们耍无赖,他带着族人直接待在李家不走了。

到饭点儿李家人做饭,他们抢过碗筷就吃,晚上李家人要睡觉,他们就坐在堂屋和院子里大声说笑,逼得李家人日子过不下去,只能又厚着脸皮去找族长和里正帮忙调停。

他们提出和李繁母子断亲,断了亲,他们自然就不用再养李繁。

李繁舅舅却直接道破他们打的如意算盘,“咋?你们是想让我这个当舅舅的给你们李家养孩子,等孩子养大了你们再打着是他长辈的旗号压榨他、辖制他?别做梦了你们!”

他表示,断亲可以,但必须立断亲文书,而且还必须在断亲文书上写明断亲缘由:

孩子爹服劳役死了,他爷奶叔伯却坚持要把孩子和孩子他娘扫地出门,丝毫不顾他们孤儿寡母死活,他带着外甥上门讨公道,李家却因为不想养孩子提出断亲。

李家人磨不过他,只好答应由里正代笔、族长和另外两个村老见证,写一封断亲文书给李繁母子。

除此之外,李繁舅舅还为他们母子争取到了六贯钱作为补偿。

这六贯钱里,有两贯是李繁母亲带过来的压箱银,这些年陆陆续续都被她婆婆用使唤她买东西,但是却不给她拿钱的法子抠出去花用掉了。

李繁他娘不想每天被婆婆骂不孝,不管做什么都被婆婆各种找茬儿,于是就默许了她的这一行为。

除了这两贯压箱钱,李繁娘原本还有一支银簪子和一对银镯子,加起来也有约莫三两重了。

李繁父亲去服劳役时,因为李家二老不肯拿钱给李繁父亲花用,话里话外都在逼着她典卖陪嫁首饰,李繁娘就把首饰拿去县城银楼当掉了。

她和李繁父亲感情好,看不得他去服役,身上却抠不出哪怕一文钱应急,哪怕明知公婆就是在拿捏她,她也还是这么做了。

至于她几个妯娌已经分掉的、原本属于她的盆桶、被褥、箱柜等物,她哥一句“嫌脏”,就又逼着李家拿出了一贯钱作为补偿。

李家人当然不服气,毕竟他们只是拿了李繁娘的一些旧物而已,可李繁舅舅却就一句,“偷别人东西你们还有理了?”

乡下地方可不讲究你偷我东西,我报官抓你,人家只会带一帮人直接上手招呼你。

那些女人怕挨揍,只能一脸不甘不愿的拿钱出来。

李繁舅舅拿到钱,揣着断亲文书,带着族人离开,此后,李繁母子就开始了依附李繁舅舅生活的清贫日子。

本来李繁舅舅是想把自己妹妹和外甥安置在他自己家里的,但李繁母亲却不愿意,她花了两贯钱,买下了李繁舅舅家隔壁的一处小院。

那处小院原本是他们族人的宅子,但对方那一支眼下已经没人了,宅子好几年前就已经归了族里。

李繁他们如今住的也还是那宅子,所以白景洲知道那宅子不仅面积小,里面也只有很是破旧的三间土坯房,李繁母亲当年那两贯钱与其说是买宅子的,还不如说是买宅基地的。

李繁母子住进去之后的这些年,族人们也帮他们修缮、翻盖过屋子,但因为李繁在读书,他们家拿不出太多钱用在建房子上,所以族人们也只能给他们盖茅草顶的土坯房。

咬牙坚持了这些年,李繁母亲用她织布的手艺养大了儿子、给儿子娶了媳妇,甚至还供儿子考取了秀才功名。: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