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丧子之痛(1 / 1)

养父难为 小唐人儿 1898 字 6天前

养父难为第59章

养父难为59——第五十九章丧子之痛

齐攸看了看天,还飘坠着万千雨丝,手里的伞已经跌折了伞骨便随手扔了,她懒洋洋地站了起来,也没说话,身后发出“哐哐哐”茶碗落桌的声音,人高马大的一群侍卫立时无声地跟着站起来,都万霖在桌上留了钱,一行人就跟着齐攸出了茶棚。

一群身材高大体态健壮的男人,虽不着戎装却神态肃穆宛如出征的武士,无声地列队跟在一个懒洋洋百无聊赖的小姑娘身后走,这也算是如今上昱城里的一景。

齐攸这日无聊,净穿着小巷子走路,走着走着不觉闲晃到了城南,偏巧看见一个户人家的大门上贴着典卖房子的签子。因她近日无聊,不拘城里什么大事小事她都要上去见识见识,想着自己还不曾买卖过房子,便顺脚进了那院子。吩咐身后侍卫都在外头等着,只都万霖一个跟她进去便是。

进去一瞧这院子还算不错,虽然很有些破败的气象,可原住在城南的毕竟多是富户,这里至少原先也是个小康之家,如今房子虽然看着半新不旧,可原先的局势尚在。

一个大四合院,院子里栽了棵老杏树,上面三间正房,两旁各有两间厢房,正房之侧还有个穿堂过道,看着似乎后面还有个院子。

齐攸正看着,上头正房的门忽然开了,走出一个老太婆来,略有些惊讶地瞧了齐攸几眼,似乎很吃惊她一个穿金戴银的小姑娘怎么到了她的院子里来。可跟着也便回过神儿来,向齐攸陪笑问好。

齐攸看了看那老人家,身上的衣服虽然旧了些,可浆洗的干干净净。老人家大约将近花甲之年,可是身子骨依旧挺得直,面上透着和气,眼神善意却不谄媚。齐攸看了一圈,毕竟自己也在宫里久了,见得人多,直觉这个老太婆年轻时必然见过些世面,不一定是寒门小户的出身。

见老人向她行礼,齐攸也规规矩矩还了礼,“婆婆,你这院子都要卖吗?”

老婆婆虽然觉得她一个未出阁的闺女来买房子奇了些,可是倒也不多打听什么,“是,连这院子都要卖。姑娘瞧我一个孤老婆子,自个儿住这么大的院子,也不合适不是。这才是前院,后面还有一进院子,只是许久没人住了,老婆子也没闲钱修葺,破败灰烂的不成样子。姑娘若不嫌弃,先进屋来吃一杯茶,再进后院看一眼?”

齐攸见她说话和气稳重,便也回的和气,“有劳婆婆了,我先看一眼后院,再吃茶不忙。”

老婆婆听了忙引她过穿堂,果然又是一个大院子,看格局比前头还轩朗,不过确实得有个十几年没人住了,房子破败的不成样子,如今怕是连门都朽得开不开了。老婆婆在旁边也苦笑了一声,“当日家中兴旺时,就这么大的两进院子还住不下。如今……世事无常,只剩了我一个孤老婆子,又嫌大得人心慌了。”说着又看了齐攸一眼,似乎想到她才是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正是天真浪漫的时候,跟她说这些世事沧桑的话,很是不合时宜,便住了嘴。

齐攸确实没什么沧桑的感触,她绕着院子走了一圈,见房后还有个小院子,有两间库房,还有一道小小的后门。“这是通到哪的?我记得这里离河边不远了。”

老婆婆忙上前去,从怀里摸出一串钥匙来,慢慢找出一把钥匙来把这后门打开。门一推开齐攸就愣了一下,这门是开在河边堤坝上的,下头就是河水。齐攸的性子是天生有三分狡猾的,看了这一道门倒喜欢了这个院子。前头是幽静胡同,拐出去却是四通八达,后头还有这样一道门通往河上,在这屋子里倘或出了什么事,这后门是个极好的退路。顺着这河走,上头可以到澹台府,下头又可以勾连到距离澹台锦大营不远的地方。

齐攸看了半日河水,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回头问那老人,“婆婆,你说自己是孤老婆子,你若是把这整个院子都卖了我,你可有投亲的去处?”

老婆婆原是想着这姑娘像是看中了她的院子,接下来必定是要谈买卖了,却不成想这小女娃开口就是问她以后的生计,她寡居日久,甚少跟人往来,陡然听了小女孩口气稚嫩的一句关怀,心中一暖。

老人慢慢地摇摇头,“先夫去后,夫家就分了家,自那时起便没什么来往了。我都这岁数的人了,娘家亲戚也只剩些远亲,没有去讨嫌的道理。我想好了,等这房子卖了,我就去城西赁间小房子住,剩下的钱还能慢慢用些年,倒不愁吃穿。”

齐攸听了没有说话,老人便把她往前屋让,“姑娘且随我来吃杯茶,才全了待客之道,买卖成不成倒不打紧。”

老人话说的诚恳,倒没拉着人攀谈的市侩气,齐攸不反感,也就跟着她回了前院上屋,都万霖不言声,也跟着齐攸进去,侍立在一旁。

进了屋子齐攸环顾四周一圈,才觉得空旷,只有些必须的家具,里间炕上似乎有些被褥。老人见了齐攸的脸色,便笑着说道,“姑娘请坐。”一面去取了茶具,一面又慢慢地说,“旧日这里也是满满当当的,何曾没有些像样的东西呢,可是慢慢的都拿出去典当,渐渐地就是这个样子了。姑娘是大家子的贵女,没见过这样寒门小户人家,所以觉得稀奇。”

齐攸说,“我并不是什么贵女。”

老人以为齐攸是自谦,也未太在意。拿出茶来烹了,茶非好茶,可是齐攸瞧老人烹茶的动作,典雅熟稔,有几分宫中的气派。

齐攸微一皱眉,“婆婆是宫里出来的。”用的又是一句肯定的语气,仿佛亲眼见过似的。

老人怔了一下,抬起头来疑惑地看着齐攸,“家父昔日在都中作过小官,所以我小的时候曾被选入宫中做了几年宫女,后来年纪大了才发放出来。姑娘何以知道老婆子的这些陈年烂谷子的事?”

齐攸半天才说了一句,“猜出来的。”

老人既在宫里待过,便很是知道进退,也便笑了,“老婆子知道,不问姑娘的事便是。”

齐攸却对她好奇,“婆婆自宫中出来,家里便给说亲成婚了吗?”

“是啊。”老人微微笑了,也很久没跟人说过旧事,见这小姑娘愿意听,便慢慢地说了开去,“我是二十岁出宫的,那时候家父尚在,便为我做了一门亲事。夫家也是都中的小官,不甚富足,倒也门当户对……再后来,我有了一个儿子。想一想,我也算是过了几年舒心的日子。”

老人笑了笑,抬头望着窗外那株杏树,似乎陷入了旧事里。良久回过神来,眼神也有些明亮了,“我儿子真是不错的,就像你这长随这么高大英武,最是喜欢舞刀弄枪,研习兵法。我一个妇人,本想着,就一个儿子,还是读书安生些。可他偏偏儿的就想从军,我夫君呢,也觉得从军的儿郎有出息。指望他将来做个将军,将来保家卫国上报君恩,下又可以封妻荫子。”

齐攸心中忽然难过,家中有老母在堂,何必从军呢?又不比她齐攸。因说道,“令郎战死沙场,也是为国捐躯,算是个英雄。”

老人却摇了摇头,“他不是死在沙场上的。”

齐攸挑起了眉,难不成是被南军的那些富贵的混账侍卫打死的?

“他是个文武双全的好孩子,从军不久就被选进虎贲军做了二等侍卫。那时候文昌县侯才刚开牙建府,他就被分在了文昌县侯的府里,很受县侯的器重。”老人慢慢地说道,可是脸上却涌起了哀戚之色,“可是,有一天,突然就传了他的死讯回来。”

齐攸听得心中一惊,“人是怎么没的?”

老人摇摇头,“不知道,也不能问。传讯的人就是这么说的。”

齐攸也算有点经历的人了,听了这话心中顿时明白,这一定是卷进了密事,被处死而不能明言。“你们就一直没打听?”

“哪里打听去?我夫君抑郁了一年就追着儿子去了,剩下我这孤老婆子苦挨岁月。”

齐攸呆呆地坐着,她一直没太留意过宫里的那些乱糟糟的人,也没留意过国主的这个弟弟,可是现在想起来,他是国主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是老太妃的小儿子。那天在宫中一瞥之下,已经觉得老太妃爱他甚过国主,当时还只是一念之间,未曾深思。现在想想,忽觉有些骇然。

文昌县侯府上死了二等侍卫,这不是小事,上头不能不查,该死不该死都该有个说法,可最后却是这样告之苦主的家属,看样子抚恤银子也未必给了。若是普通的侯爷也还好说,可是这个文昌县侯身份太过特殊,他府里发生的事,几乎就等同于宫中有事。

难道说,文昌县侯曾有夺嫡之为?

国主没有杀他,必定是碍着母亲,而老太妃对文昌县侯又是何等的钟爱,老太妃有没有过废长立幼的心思?齐攸哆嗦了一下。

推开来想,老太妃对自己也过于钟爱了,齐攸有些自知之明,觉得自己没那么可爱,要不然不能连澹台锦都那么烦她。那么老太妃对自己格外钟爱,就完完全全是在对她背后的大将军澹台锦示好;老太妃对澹台妃十分的眷顾,便是为了排挤大妃和她的两个儿子,老太妃不希望那两个少主继位。

齐攸想的有些害怕,自己推断文昌县侯曾有夺嫡的行为这是没有太大根据的,可是若加上这些佐证,便又完全说得通了,一切都合情合理。她的额头上忽然冒出汗来,老婆婆奉上茶来,她便接过吃了一口。

随口问道,“令郎过世几年了?”

老婆婆叹口气,“七年多了。”

齐攸手一抖,茶盅差一点没拿住。“婆婆,那年是不是有个轰动齐国的大案,一伙烨北人在上昱城杀了一个侯爷?次后一个少年在城中以一人之力杀了那些烨北人?听说那少年就是如今带兵的大将军,就是去年带一支奇兵解了上昱城之围的那个?”

老婆婆想了想,“正是那年。我记得那年的事特别多,大河涨水,澹台侯爷家的大儿子杀了自己的亲族……”

养父难为相关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