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
齐攸总觉得罗宁说国主不是老太后亲生,这事不太靠谱。可是罗宁总不至于是想拿耸人听闻的说辞来哗众取宠的人。澹台锦不明缘由地笑了,可是齐攸还是瞥见澹台锦的眼里一抹危险的意味。
罗宁微微停顿了一会儿,视线转向了手中的茶盏。齐攸等得快要疯了,难不成是文昌县侯憋疯了在家缝龙袍绣鸾凤被罗宁的爹爹瞧见过,次后又说给了听?
齐攸想想就觉得不能,这种段子,上得了台面的说书人都不稀罕讲。
罗宁慢慢说道,“宫闱秘史自然不是我这样的人打听得到的,所以我说的话没有任何佐证,左不过就是我的猜测罢了。”
他抬起头来,看着澹台锦,“我这人琐碎,在下昱城关上待了这些年,闲下来的时候,下昱城二十年之内留存的来往军令、谕令、军报的副本,每一封我都看过。”
齐攸想起澹台锦军中案上常堆着的那座高山,又默默想了一下二十年的积货,心里吃惊了一下,那可不是小数目。想想罗宁这爱好还挺特别,齐攸忍不住扯了扯嘴角,视线转回澹台锦这里却又吃了一惊,澹台锦的眉头微微锁起,似乎已经想到了。
罗宁继续说道,“将军,下昱城在都城东南,要提防的是帝都和帝都以南。但是中原已经很多年无战事了,这些年北边的烽火再烧,这里也只有往外调兵的份儿,很少需要增加驻军。最近十年里这里增兵或是紧急驻防的次数不超过十次,其中九次都有因可溯,或是皇上驾崩,或是东南邻国国内局势有变,或是烨北入侵等等。这么细看起来,只有一次,南方平静,下昱关却毫无道理地紧急加强了守备。”
罗宁停止了叙述,他看着澹台锦,齐攸好奇地咬了咬嘴唇,还不能立刻明白罗宁话里的意思。
“时候的事?”澹台锦低声问道。
“令尊大人辞世前七天的时候。”罗宁又说道,“那封军令就和之前两年内陆续下达到下昱城的军令一样,是由令尊大人起草,加盖大将军关防的。”
齐攸深吸了一口气,隐约觉得京城这套九连环今日像是要开了一环。她看着澹台锦的黑色眸子,依旧深不见底,古井一般起不来任何波澜。静夜里,听他平静地说道,“家父当年是国主心腹之臣,齐国军政大事多有参议,草拟国主诏书、军令不知其数。”
罗宁点点头,齐攸觉得他似乎有些干渴,仿佛再开口有许多艰难。她伸手刚拿起酒壶想要斟茶给他,就听见他说道,“但那一道军令绝不是澹台老侯爷的手笔,我平生酷爱金石书画,临过澹台侯爷的字迹无数,自然熟识澹台老侯爷的笔迹……也更熟识家父的笔迹。将军,那一封军令,绝不是澹台侯爷的手笔。”
齐攸只觉得的心思都空了一会儿,根本无法从罗宁平淡的叙述中捕捉到那背后的诡秘复杂。只是本能地,她罗宁说的都是真的,她盯着帐篷中燃烧的火堆,模糊觉得抓住了。
罗宁说,在澹台老侯爷临死前不久,有人用他的关防和笔迹在下昱城施令,这里很有问题。齐攸盯着火苗背后的一点虚空,默默地在心中从事情的结果向前推衍。下昱关其实有两种作用,一是依仗地势抵御来自南方帝都的攻击;二是驻军,为守卫京师提供兵员。
齐攸忍不住轻声说了一句,“说不通啊,澹台老侯爷当日是国主的心腹之臣,如果有人要盗用他的命令,下达的应该是调兵令,而不是加强守备的命令。”
罗宁转头看着齐攸,声音很低,“齐姑娘说的是,澹台老侯爷的命令便是国主的命令,所以反说,盗用澹台侯爷印信的人必定是要谋反,但既然可以调动军队,却只是加强守备,这只能说明两点。一是谋反的人以为势在必得,二是谋反的人,皇上恐怕会干预齐国内事,所以提前做个准备。”
齐攸心中一动,隐约觉得抓住了更深的,可还是提出了最后一点疑问,“可是从未听说有人谋反的事。既然国君还是那个国君,便是他破了谋反的奸计,结果,该是大开杀戒才是。可是在我看起来,似乎从国君继位到现在,国都一直都平静得很。”
“虽然没有大开杀戒,可人还是有死的。”澹台锦忽然说道。齐攸转过头去,看到他黑色眼底闪着微冷的光,但那光转瞬即逝,澹台锦跟她视线相对的时候,眼底的冷意都抽去了。
“……意思?”齐攸恍惚了一下,澹台锦眼底柔和的那一瞬,她觉得差点都糊涂了,直到罗宁,她才清明。
“意思就是,澹台老侯爷身死街头。”罗宁说道,“齐国的栋梁之臣,国君的心腹之人,如何能轻易被几个烨北的武士谋害于街头?小人猜测,将军其实心中早有怀疑。全天下人皆知将军深恨烨北,这是将军平日言行所致,将军真不是有意如此吗?”无错不跳字。
“说来汗颜。”澹台锦不知为何苦笑了一下,说道,“我只想到竭尽所能从宫中旧档中推断蛛丝马迹。”
“想必宫中旧档一定干净得很。”罗宁摇了摇头,“将军如何看待此事?”
“看起来,当年确实发生了一场隐秘的宫变。”澹台锦说道。齐攸一动不动地坐在毡垫上等着下文,心里头的野马已经跑出八万里了,回头看澹台锦和罗宁还在沉默,澹台锦修长的手指随手拿起干柴,投进火堆,还是没有的意思。
齐攸有点急,猜出来澹台锦和罗宁根本不会再往下说了,他们俩似乎都明白了下文,就她还没看透彻。
她能想出来,当年文昌县侯必定谋反过一次,罗宁的父亲当日是文昌县侯府中小吏,擅长书法,曾为文昌县侯伪造了一份澹台老侯爷的手记。在那之后,罗宁的父亲就死了,罗宁之前说他不死因是,恐怕他不的只是具体死因,他其实已经推测出来,父亲是被灭口了的。
这么顺理成章地推测下去,文昌县侯谋反,从如今看起来,当日一定是未遂的,那么结果就该是国君杀掉文昌县侯,可其实死的只有澹台锦的父亲。齐攸听澹台锦的口气,当时里老澹台侯爷似乎板上钉地的是国主的心腹,说此人实际上是文昌县侯的人,若此人是代文昌县侯死了……不对,齐攸想到,如果澹台老侯爷是文昌县侯的人,现在澹台家一定早被满门抄斩了,而不是只死一个侯爷。
文昌县侯如今还不是气焰滔天,太后对他宠爱非常……
齐攸觉得脑子都开始疼了,她无意识地凝望着石头围成的火堆,却也看不透那火光之后的黑暗。若干年前,这里到底发生了?文昌县侯和国主争夺了一次王位,帝都的廷尉也来到了,志在必得的文昌县侯在事情败露后平安无事,国主却损失了心腹大臣……这叫事儿啊?
忽然身边传来一声轻轻的咳嗽,齐攸回过神儿来,罗宁已经走了,帐篷里只剩了他和澹台锦。她转过头来,看到澹台锦正在望着她,她低了低眼睛,避开了他的目光。
澹台锦轻叹了口气,站起身,齐攸抬起头追逐着他的背影,看他在火堆对面一张窄窄的榻上铺好厚实的毯子。
“该睡了。”澹台锦回头对齐攸说。
齐攸没动,一双猫眼瞄着澹台锦。
“你不是想要一直跟着我么?将来……”澹台锦安静地说,“还不知有多少年都在行军打仗,就算在这样的地方,你也要睡得着才好。”
这算是?澹台锦今晚已经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了,这算是意思?齐攸微微动了一下身子,又跪坐了。
“攸儿?”澹台锦询问地看着她。
“腿麻了。”齐攸没好气儿地说。
澹台锦怔了一下,忍不住笑了,齐攸看着他笑这样起来,整个人都柔和了太多。
齐攸在毡垫上换了个姿势,“老侯爷……不是被烨北人杀的?”
“是烨北人。”齐攸没想到澹台锦会回答她,“不过烨北人应该也是被借刀杀人了。”
“是国主?为?为要做这种自毁长城的事?”齐攸不明白,澹台锦扶了她一把,把她半扶半抱送到了榻上,她脑子里转着那些问题,也没有留意澹台锦在做。不知不觉顺从地躺下,澹台锦把被子裹在了她的身上。
齐攸躺在榻上,一直盯着澹台锦,他在她身边的地上坐了下来,微微地笑了一下,有些苦涩。齐攸安静了下来,她看着澹台锦的眼睛,那墨色的眸子深处有些斑斑驳驳。
他的手放在膝盖上,修长的手指自然地垂下,齐攸看见那双握刀的手此时有着说不出的柔顺,她忽然很想伸手去握一握。
“父亲一直有一个想法。”澹台锦靠在齐攸的榻上,轻声说道,“他希望齐王能够替代现在的皇上,结束列侯分封,战乱不断的境况,恢复古制,一统天下,彻底驱除北蛮威胁。”
澹台锦的声音很柔和安静,“我想他是这么想的,也一直在努力这么做。他的政治意图,是要跟烨北人结盟,共同抵御北蛮,同时……寻找机会便要挥师南下。南方几国富庶,却不善兵事,两国结盟再图天下,这战略本是可行的。
南方富庶且不必抵御北蛮,自然要求稳,侍奉朝廷,结盟朝廷。北方土地所出有限,且北有强敌,子弟多丧于战火,日复一日,国力日衰。不论齐国还是烨北人,在这样的困局里都生存维艰,自然想要打破这局面。南北有此矛盾,将来早晚也都有一场大战,而且这场导致天下大乱的战争,来得越早越好。时日拖得越久,齐烨两国战力便越弱。”
齐攸听得明白,心下却蒙上一层寒意,“可是我们两国刚打了一场大仗呀?现在已经是两败俱伤了。”
澹台锦看着齐攸,微笑了出来,“说得对。本该结盟的两国,却不知为何兵戈相向,得利最大的帝都。现在返推一下,齐国最支持北方两国联盟的侯爷死了,两国联盟破裂,甚至反目成仇。这一招高明的棋局,是谁做出来的?帝都的某个人罢。想来帝都那个昏聩的皇帝是不行的,可他背后,必有高人运筹帷幄。父亲……只是败了。”
“就算败了,该死的也是国主啊。这一步,不就是丢车保帅吗?”无错不跳字。齐攸脱口而出,看着澹台锦的眼睛,她又有些后悔。她能感觉到澹台锦的无奈,那种无法言说的憋闷,她像被子里缩了缩,捂住了的嘴,不想再多嘴。
澹台锦说道,“这里面必定有许多风起云涌,不过,那些细枝末节考证起来也没有意义。我想通了这些,也就够了。罗宁果然不是凡夫俗子,我能遇见此人,也是天意。”
齐攸闭了会儿眼睛,侧身向澹台锦身边凑了凑,澹台锦回头来看着她。她说道,“怪不得国主不信你,他是做贼心虚。可是你要如何才是呢?要做个孤臣么?”
“恐怕我是做不得了。”澹台锦说道,“不论是孤臣,还是忠臣,我都没有机会做了。”他说着看着齐攸一笑,“我想着,待你看一世的热闹倒是好的。”
齐攸不太把澹台锦的最后一句话往心里去。心里倒是琢磨了一下澹台锦说的孤臣和忠臣,确实他都做不得,瞧他一眼就分明的是乱臣贼子像。想得齐攸一笑,转头蒙上被子睡觉,这一觉却睡得极安稳。
如有处置不当之处请来信告之,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给您带来不带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