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君夫人(1 / 1)

秦吏 七月新番 1065 字 6天前

说起来,陆贾还是第一次见到武忠侯的“君夫人”。

今日她未悬帷幕,却见这位君夫人年三十许,身材修短得中,容貌端庄,长着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梢眉,含威不露,身着蜀锦,但身上并无太多珠玉之饰。

年仅五岁的伏波在她膝前,一位眼神很凶的女婢站在右侧,十六七岁的侄女站在左侧。

她待人得体,宽慰了一番尉氏派来的老傅姆,询问了陆贾一番江陵、安陆近况。

得知黑夫母亲已于上个月去世后,不免哀伤,垂泪半响,又拉着侄女、儿子入内室,最后只她一个人换上孝服出来,又问了问老母亲的后事,叹了口气,才看向一旁呆站许久,没找到机会说话的巴忠。

“巴君。”

巴忠连忙作揖:“君夫人。”

却听叶氏侃侃而谈道:“我家良人与巴君相识十五年,曾一同深入夷水,力斩叛乱的夷酋,也算是一起患过难。”

“我与良人成婚时,巴君赠了许多礼物,还时常造访我家,也算熟络。”

“之后十年,虽分隔两地,但逢年过节,礼物往来不绝。巴氏欲开拓新商路,良人遂将制糖之法无私赠予,不求回报,前年,君母怀清君在咸阳卒逝时,我亦亲自前往凭吊……”

“正因为两家交情莫逆,咸阳之变时,我才第一时间想到求助于君家,借君家之车乘南入汉中巴郡,保全了我母子性命,此恩尉氏不敢忘……”

说到这,叶氏朝巴忠行了一礼,巴忠连忙避席,不敢受。

谁料叶子衿话音一转:“但来到枳县后,巴君却阻我东归,扣留至今,想必是见我家良人生死未卜,南北胜负难料,心有踌躇,若他身死名裂,成了天下人唾弃的叛臣,巴氏就能献上我母子二人,撇清与尉氏的关系。反之,则再将吾等送去江陵不迟。”

“巴君倒是打得好算盘,却让我难做人,眼下家母竟已辞世,身为儿媳、孙儿不在身前守灵,岂非大不孝?巴君,你这样做,是不是以怨报德?”

巴忠无奈,最初他是打了那样的主意,但近两个月来,则是叶子衿赖着不走了。

但眼下是他求着叶氏离开,免得两家误会越结越深,遂道:“是巴忠糊涂,怠慢了君夫人,但也是思虑到君夫人与君子的安全啊。如今武忠侯已夺取南方,又陆先生来接,巴忠可以无虑了,待君夫人归去之日,我当备下黄金两镒、蜀锦千匹,以为赔罪。”

他又道:“眼下巴蜀与江汉水路已断,盐已数月没运过去了,巴氏可通过巴盐道,派背夫向北伐军输送盐巴,足一年之量,以解军民之急……”

陆贾不由咂舌,白璧十双、黄金三百镒、蜀锦千匹,也只有巴氏这种富可敌国的大商贾才能拿得出手,再加上一年的盐巴,相当于给北伐军送了上千万钱!

这便是巴氏愿意付出的代价了,除了赔罪外,还能讨好北伐军,万一这场战争南方赢了,他家也不至于被清算。

但只是这样就够了?

陆贾动了动嘴,但又止住了,目光看向叶夫人,这位女中豪杰,恐怕也不会这么轻易放过巴忠吧?

果然,叶氏坐下后道:“巴君欲送我归去,倒也可以。”

不等巴忠大喜,叶氏却又道:“但吾儿年幼,身体也病弱,不能走山林偏僻之路,必须走三峡江关的水陆大道!”

巴忠急了:“君夫人,如今北伐军猛攻江关,而巴郡尉率军顽抗,双方战于鱼复、江关,日夜不休,矢石无眼,还望夫人勿要冒险啊,万一出了事,我无法向武忠侯交待!”

“此事不难。”

叶氏露出了一丝笑:“巴君何不率领巴人反正,助北伐军夺取江关?若能如此,也不必什么白璧、金帛,我敢作保,两家互通共利,依旧亲如兄弟!”

……

待巴忠嘴里说着“容我三思”告退后,叶子衿让女婢给陆贾看茶。

茶叶本是黑夫在南方发现的,送去咸阳给叶氏品尝,岂料叶氏却喜欢上了这种饮品,在巴郡期间,发现附近山上亦有一些野茶,巴蜀之人谓茶曰“葭萌”,遂使唤巴氏的奴仆去采摘炒制——反正她正好也闲着。

陆贾十分佩服地朝叶子衿行礼:“君夫人果然深思熟虑,这一切,都为了让巴氏能投向武忠侯,将欲去之,必固举之,计策环环相扣。”

叶氏道:“陆先生谬赞了,蠢妇人不比行人说客,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来,最擅长的就是撒泼耍赖,蛮不讲理,孔子不是在《论语》中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陆贾眼前一亮:“君夫人读过论语?”

叶氏含蓄地笑道:“家父早年是韩国官吏,我耳濡目染,自然是知晓一些的,我生性愚钝,读不懂艰涩的诗书,却喜欢论语,尤其是孔子与诸弟子的问对。”

陆贾颔首:“《鲁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故看似朴实,实则蕴含了大道理啊。”

虽是初次谋面,才聊了几句,陆贾已对这位君夫人好感爆棚,心中暗道:“若是君夫人真喜欢儒学,甚至能让小君子也学之,等天下平定后,我向武忠侯兜售儒家之说,便能事半功倍!”

于是他轻咳一声道:“不过,孔子是在卫国之行后,发现自己不仅被卫灵公冷落,还被南子、弥子瑕仗势愚弄,这才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等他离开卫国之后,便发出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之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