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媚娘走的时候,她娘亲小杨氏一直送到范阳十里之外,才抹着眼泪一步三回头地往回走。
曾太夫人杨氏也跟着出来了。她到底是看着媚娘长大的,把她当亲孙女一样疼。
“……宫里那是我们这样的人待得地方吗?怎么劝都不听……”小杨氏坐在车上哽咽着说道。
“唉,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管不了这么多的。且放宽心吧。你想士及是她大表哥,也是看着她长大的,能真的放任不管吗?就算他真的不管,长安城的那些人精子看在媚娘出身范阳节度使府的份上,一定会对她关照一二的。”曾太夫人一边说,一边递了帕子给她拭泪。
小杨氏没有接曾太夫人的帕子,“我这里有,您收着吧。”
此后两人相对无言,坐车回到范阳节度使府。
萧士及的节度使府本来是建在范阳城外,但是因他的名声和权势越来越大,手里的精兵越来越多,愿意依附节度使府而居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在他的节度使府外面又围了一圈范阳的高门大户新建的豪宅。
这七八年间,越来越多的豪强世家搬出范阳,来到范阳城外节度使府周遭选地而居。
有钱有势的人都走了,那以前的范阳城不可避免地衰落下来。城墙崩塌,城门破旧,看上去一幅朝不保夕的样子,因此连城里的平民百姓也都纷纷迁出旧的范阳城,在以节度使府为中心的新范阳城定居。
萧士及见状,当然不会把这些依附他的人往外赶,而是特意找了会城建规划的特殊人才,让他们重画图纸,以范阳节度使府为中心,筹建一个新的范阳城。
萧士及出手大方,又许诺给筹建新城的各路人马封赏军功,因此吸引了不少很有才干的土木方面的奇才。
从永徽十年慕容皇后病逝的时候就开始正式修建的新范阳城,到了永徽十三年,已经初具规模。
整个城占地广阔,比旧城大几倍都不止。城墙高大蔚然,修建城墙的青砖都用糯米加白灰浆浸泡过,十分坚固。
很多年后,这座范阳新城被某个新兴朝代选为京城,改名北京,以萧士及的节度使府为内城遗址,修建了大名鼎鼎的北京城,此是传说不提。
而范阳刺史曹家这些年又被萧士及打击得够呛,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除了一些民政权力还在他手上,刑律和税收都渐渐移到萧士及的范阳节度使府。
以前是曹刺史握着钱粮袋子,拴着萧士及这个节度使的脖子。
没过几年,就风水轮流转,变成萧士及握着钱粮袋子,拴着曹刺史的脖子。
曹家自从曹韵兰作死之后,就如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
这边曾太夫人的马车回到范阳新城的城门前面,过往的行人见是节度使府的马车,都纷纷让路,让她们先进去。
杜恒霜没有出去相送,但是她的难过,一点都不比小杨氏少。
媚娘也是她看着长大的,而且在她身边的时候,说实话,比在小杨氏身边多多了。
她抚养了她一场,她却还是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也许父母对于子女,都是这种心态吧。
萧士及知道楚媚娘今日就走了,杜恒霜肯定会难过,所以在正衙里心不在焉地处理完公事,也提前回来陪杜恒霜。
时值深秋,外面的天一日比一日黑得早。
萧士及大步走进来。
“将军!”
“国公爷!”
“节度使大人!”
一路上不断有兵士、下人和下属给他行礼问安。
萧士及“嗯”了两声,头也不回地往二门上行去。
“老爷回来了!”
“快去给夫人通传,就说老爷提前回来了。”
二门上的丫鬟婆子一顿乱跑,急急忙忙各行其是。
那边丫鬟传话到杜恒霜所在的正院上房内室的时候,萧士及已经掀开月洞门的帘子,走过雕花地罩,来到了他和杜恒霜日常起居的内室屋里。
他一眼就看见杜恒霜歪躺在南窗下的紫檀木长榻上,一支胳臂斜撑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半开的纱窗出神。
顺着杜恒霜的目光看过去,他能看见一支古拙的金丝鸟笼子挂在窗外的回廊下,笼子里一只花羽斑斓的翠鸟,正在笼子上吊着的小水壶里,一啄一啄地取水喝。
萧士及轻轻咳嗽一声。
杜恒霜回头嫣然一笑,“你今儿回来得倒早。”
“怎么?你不想我回来陪你?”萧士及笑着走过来,坐到杜恒霜身边,将她拉起来,“别犯愁了。媚娘有她的主意,你不是说不能以常人度之吗?”
“是,我是说过。可是事到临头了,不伤感是不可能的。你也知道,宫里哪是那么好过的?慕容皇后有陛下真心相待,却寿字头上差一点,也要费尽心机,才能保得一个孩儿平安。”杜恒霜轻轻摇头,然后将头靠在萧士及肩上。
“宫里当然不好过。但是这世上哪里有既轻松又安全,还能富贵双全、长命百岁的地方?若是有,恐怕全天下的人打破头都要去。”萧士及笑着劝道。
“总之有好处的地方,就有人争。你不争,就得本事比别人强,让别人争也争不过你。媚娘那边,说实话,比别的宫妃情况要好不少。她是从我范阳节度使府出去的,满长安城恐怕没有人能忽视这一点,就连陛下,又有多少原因是因为我范阳节度使府,所以才召媚娘进宫的,你想过没有?再说,你也给了她长安几个最赚钱铺子的手信,她能动用的银子,也有十万两之多。有人,有银子,她还聪明伶俐,这样的人不在宫里出人头地,真是暴殄天物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