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河北起波澜(1 / 1)

乱唐 五味酒 1011 字 3天前

孙孝哲加紧了对潼关的监视,但数日之后却不见有半点异常动静,为了对关内情形加以试探,他还特地组织了数次佯攻,但军备潼关守军奋力击退。试探过后,孙孝哲失望的发现,不管关中大造反的消息是真是假,潼关守军的战斗力、军心士气都不曾受到半点影响。

这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发现。

但孙孝哲还是对此抱有足够的期望,十万人规模的叛乱并不是能够轻易平定的,而且就算平定也必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旷日持久的大战中唐军的战斗力、军心士气一定会持续下降。也许只要再等上半个月,潼关守军就会有变化了。

然而,潼关内叛军大胜的消息没等来,却等来了另一个让人无比振奋的消息。

大唐天子李隆基派出了最得力的宦官赶赴潼关,一举擒杀了定国柱石一般的百战老将,哥舒翰。

在得知此事的第一时间,孙孝哲直以为这是唐军为了麻痹大燕军而特地制造的谣言,但哥舒翰受死的消息最终还是得到了确认,他的首级就被悬挂在潼关关城的西城头,派过去的细作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证实此事。

孙孝哲当真大喜过望,哥舒翰就像一条难以对付的老狐狸,逼得他进不得,腿不能。而现在,替他除掉哥舒翰的竟然就是身为大唐天子的李隆基。这个突发事件对大燕军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件意外之喜。

接下来,高仙芝履任潼关,潼关军备一切照旧。孙孝哲预想中的崩溃非但没有出现,而且防备还有愈加完善的趋势,位于潼关以南的十余处小关城都在逐步得到加强。

当然,这些很可能都是表面现象,唐军的军心士气究竟有没有受到主将被杀,临阵换将的影响,恐怕只有奋力一战才能看到结果。于是,孙孝哲便静下心来,筹谋了一次规模胜过以往任何一次的攻击。

这次攻击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拿下潼关,而是用佯攻潼关正面,来吸引住所有的唐军主力,然而乘虚进攻重兵把守的河东城,将其一举拿下。

河东城位于黄河以北五十里处,乃河东道与关中的另一冲要之地,燕军此前曾一度控制了此地。但河东的唐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一举全歼了攻入河东城的燕军偏师。

由于唐军有了充足的准备,再想直接拿下河东城并不容易,但以声东击西之计,则容易的多了。但是,计策虽好,也还要唐军用自己的愚蠢来配合。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孙孝哲特地故布疑兵,做出了大军主力南移突破潼关防线的姿态。但唐军的反应似乎很迟钝,并没有做出与之相对应的安置。

就在孙孝哲排兵布阵的过程之中,一场潼关城内的大火引起了他的关注,虽然不了解内情,但这足以解释唐军反应因何如此迟钝了。

原来是唐军内部起了冲突,高仙芝身陷漩涡之中,怕是难以自主决断了。

得到这个判断以后,孙孝哲再不犹豫,立即下令,大军全线投入战斗,攻击潼关防线的大战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在大战之初,孙孝哲依旧以迷惑唐军为主,做出了大部人马南移的佯动,打算从南部大山突破缺口而一举进入关中。

果然,唐军在南部连续丧城失地的情况下,终于做出了反应,云集在潼关的十余万大军,至少有三分之一被调往了南部。然则,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孙孝哲的预期,他的目的是至少要调出潼关大军的一半以上。

对潼关以南数十里间的十余座关城持续围攻,燕军源源不断的出现,集中力量攻击一点,使得当地唐军陷入相对劣势疲于应付的艰难处境中。

然而,尽管唐军在南部屡屡失利,云集在潼关的唐军却不再多派一兵一卒难下。这让孙孝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煎熬之中,如果唐军仍旧不上当,也许他的计划就要中途改变,然而如此一来还能不能顺利的拿下河东城,则希望渺茫了。

安庆绪一进步正瞧见孙孝哲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便大剌剌的来到他面前,盘腿而坐。

“将军何故愁眉苦脸,安某刚得了洛阳送来的十坛好酒,不如共饮一醉?”

如果是大战之前,孙孝哲并不排斥共饮一醉,但现在前途未卜,他又哪有心思喝酒作乐呢?看着安庆绪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他不由得连连苦笑。

“晋王果有古之名将风范,大战于前面不改色,作息如常,末将自愧弗如啊!”

孙孝哲这番话里不阴不阳的,实有暗讽之意。但安庆绪却嘿嘿一笑,伸出了半裸的满是黑毛的胳膊。

“你也不用挖苦某,某在这里吃喝玩乐,但有一样却不曾放松过,大军粮草一刻不曾松却督责,你在前面只管打胜仗就是!严庄老儿刚刚送来了河北道的战报,史思明在河北吃了亏,听说一万骑兵被全歼,连本人都差点成了阶下之囚,刀下之鬼。”

说着,安庆绪露出了个极为惋惜的表情。

“可惜,可惜啊。史思明还是命大,逃了一条命回去,又收拢各部反击去了。”

终于有了一则好消息,孙孝哲眼睛放光,安庆绪说的轻描淡写,但是能把史思明一万骑兵全歼,可见唐.军唐将都不是普通的角色。

“可知唐.军来自哪一藩镇,唐将又是何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