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见到赵凌的时候,已过了辰初,一家人坐在一起用了早膳,然后阿森跟着赵凌去了书房,一个时辰之后才出来。
傅庭筠问他:“可曾好好地跟王夫人打招呼?”
阿森的神色有奇怪,喃喃地道:“就是月川不带信给我,我今天也会回来的!”
傅庭筠不解。
阿森道:“老夫人是和程姨母一起过来的……倒并不是专程为了我和靖潼的婚事……好像是想让岳母回去一趟,为程姨母主持公道……程姨母还拉了靖潼说道这事……岳母就让我早些回来,免得把我也给牵扯进去。”
“怎么会这样?”傅庭筠皱眉。
原先还以为是王夫人这些年来事母至孝,王夫人的母亲有所感动,所以才会不顾年事已高,千里迢迢地来参加阿森和靖潼的婚礼。她听说的时候还为王夫人高兴呢。不曾想转眼间就成了这样。
傅庭筠不免有些感慨,道:“你回来也好。九爷怎么说?”
“让我去蒲城见几个人。”那些事傅庭筠不知道,解释起来话太长,阿森决定以后有机会再向傅庭筠解释,因此语言简明扼要,“我今天晚上就走。可能立冬之后才能回来。”
时间虽然长,但也不耽搁婚事。
“我给你收拾箱笼去。”傅庭筠盘算着,和阿森一边往外走,一面道,“你是怎么跟你岳父岳母说的?”
“说是西安那边产业出了点问题,您让我回去看看。”阿森笑道,“岳父听了,给了我几张名帖,说不是大事就不要找吴昕了,他老人家还有几个相熟的在那边卫所任指挥使,让我有事可以找他们。”
傅庭筠听着也笑了起来,道:“县官不如现管。你岳父的话有道理。”
“我也是这么想的,”阿森笑道,“除了名帖,我还让岳父帮着我写了几封信——既是他老人家相熟的,到时候我看情况去拜访拜访也是应当的。”
“阿森真长大了!”傅庭筠不禁停下脚步,笑着上下打量阿森,“做起事来滴水不漏,越来越像九爷了。”
“那是!”阿森在傅庭筠面前就像孩子在母亲面前,始终保持着赤子的心性,听到傅庭筠夸奖,得意洋洋地道,“您也不看我是跟着谁长大的。”逗得傅庭筠大笑。
过了两天,赵凌也走了。
给太皇太后办七十大寿的圣旨也正式颁布下来。
一时间,京城里议论的都是这件事。
陌毅的夫人甚至专程来拜访傅庭筠:“你说,送什么东西好?”
能给太皇太后祝寿的,外命妇最低也要是四品的恭人。通常这种情况之下,除了些日常用品、四季的衣裳之外,为了出彩,多会想办法置办一、两件表达自己心意的东西夹在其中。傅庭筠没有品阶,前两次进宫给太皇太后、皇后娘娘恭贺新春,也是因为赵凌打了胜仗的特例,太皇太后的寿诞她会不会受邀参加,现在还说不准,赵凌和傅庭筠商量的,也是做两的准备,若是不参加,就只照常例送些贵重的东西,若是参加,傅庭筠的字写得好,太皇太后又信佛,到时候就抄本法华经献上去。
因为事情没有定下来,傅庭筠不好跟陌夫人讨论,就事论事,帮着陌夫人出主意:“要不,绣幅插屏。蟠桃献寿图、万年松溪图、八仙庆寿图……都很吉祥。”
太皇太后七十寿诞在明年的二月二十一日,时间上还来得及。
陌夫人愁道:“若只是请了江南的绣娘帮着绣,还不如送些汉铜花尊、长生香盘这样的前朝古物。若是我自己绣,一来我年纪大了,眼神没年轻的时候好,二来我的绣工相比针工局而言,只怕不及十分之一。送进宫去了,让人嗤笑是小,如果有人鸡蛋里挑骨头,弹劾我们家将军一个‘大不敬’,反弄巧成拙。还是想想别的东西吧!”
这倒也是。
傅庭筠点头,笑道:“要不,我陪着您到街上转转?说不能找到合适的物件。”
陌夫人自然应允。
两人由丫鬟婆子护着先是去了鼓楼大街,后去了西大街和东大街。
各家银楼、绣楼、古董店都人头攒动,而且男客少女眷多。
陌夫人看着和傅庭筠叹道:“可见人人都在为这寿礼发愁。”
傅庭筠安慰陌夫人:“万一不行,就只能先顾着大面上不出错了。”
两人正说着话,迎面碰到了吴夫人和郝太太。
大家意外之余都有些惊喜,在一旁寒暄了半晌,知道她们也是为了太皇太后的寿诞来街上看看的,众人契阔了一阵,这才各自散了。
那边陌夫人回家翻箱倒柜,甚至写了信回巨鹿,让家里的人帮着在库房里找合适的寿礼不说,傅庭筠这边准备好了笔墨,开始抄录法华经。
叶掌柜却突然登门拜访。
傅庭筠有些意外。
为了避嫌,平时有什么事他都会让自己的长媳帮着传话。
她去南房的厅堂见了叶掌柜。
原来叶掌柜是来给她送东西。
“麻姑献寿玻璃插屏,早先有人提前定制了准备送给庄王的,最后不知道为什么没来拿。在宝庆楼的库房里放了七、八年了。”他说着,又搬出个锦盒,“天色灵芝献寿仙桃盘……平时不算是什么好东西,可这当头,嘿嘿,却是有钱也难得买到。”说着,打开了锦盒,“太太您看,像不像灵芝献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