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这白鹿原的愚民们不会再来闹腾了罢。”
平日里帮任弘打理这庄园和田亩的,正是他在敦煌做燧长时的同袍吕广粟。破虏燧一战,五个人在百余匈奴人进攻下顶住了整整一刻,战后人人带伤,尤其是吕广粟伤最重,一只脚直接废了。
那之后两三年间,他就在家务农,甚至都干不了重活,曾经好好一个庄稼把式,只能望着田亩叹息。幸好有兄长吕多黍帮衬着,加上那次得的赏钱,日子马马虎虎。
在任弘派人去问吕多黍、吕广粟兄弟,可愿来关中做西安侯家吏,为自己打理庄园时,兄弟俩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春天时带着妻儿来到长安。吕多黍会官话,负责协助夏翁采买,吕广粟一口敦煌土方言,只能扎在庄园监督仆从佃农种田,一瘸一拐地巡视田间地头,做事倒也十分卖力。
只是这次的事让吕广粟有些愤愤不平,觉得任弘又是宴请那些父老里正,又送作物种子,有些便宜他们了。
任弘笑着摇头,下野领导到地方上种橙,都要跟地方上搞好关系,提前打点好人脉,更何况是现在?
“君侯当真要带这白鹿原的百姓致富?”
“这是自然。”
任弘笑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既然在白鹿原买地,便让近邻们也得些利好。”
虽然任弘嘴上说要带着白鹿原的百姓致富绝非口号,可他很清楚,这些异域作物,暂时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大的改变,不过是利益均沾,让白鹿原几个乡的父老、里正得点利益罢了,芝麻确实能在长安卖出高价,又能肥田,当做白鹿原独有的经济作物未尝不可。
如今大多数人多这些陌生的外来作物,仍心存疑虑,只有部分人先尝到了甜头,众人才会效仿。
“但若真能让白鹿原的百姓种上豌豆蚕豆,倒也是一桩好事。”
蚕豆、豌豆若能推广开来,最重要的不在于饭桌上多两个菜,而在于让关中农作物的多样性又增加了两分。
虽然大汉种植业天下第一,但依然是看老天吃饭,关中这种处处沟渠,技术发达的地域,大司农田延年都不敢拍胸脯保证年年丰收,何况广袤的天下,水旱无常,年年都会有郡国闹饥荒。
而遇到灾荒时,你田地里种的作物越是种类单一,就越脆弱,一场病害下来,或许就颗粒无收。所以种谷必杂五种,以避灾害,麦子完蛋了,还有粟,粟完蛋了,还有豆子,再不济靠吃菜羹也能撑几天,熬过了这个灾岁,只要人活着,明年就有希望。
所以中国的农夫才喜欢在不大的田地里,什么菜都种一点,以备不虞,这都是几千年与自然的相处中,无数次在饿死边缘挣扎才学会的窍门,多种一样作物,就多一分保障。
“也是,即便是嚼那豌豆蚕豆杆,也比吃树皮好。”吕广粟小时候也经历过饥荒,记忆犹新。
说到树皮,任弘却想起另一件事来。
“庄园外河水里的树皮藤皮,泡得差不多了罢?”
……
任弘买地时,对地理位置是有过考量的,他的庄园西临浐水,水运交通方便。
而往南数十里,就是手工业发达的下杜县,再往南则是秦岭余脉和蓝田谷,那里灌木丛生,楮树、桑树、藤蔓随处可见,倒是为他在此开设小作坊提供了便利。
吕广粟的兄长,曾在悬泉置做小吏的吕多黍如今升了官,作为西安侯国的家监,领着百石俸禄,还能让妻儿在大城市附近安家。
他正带着募来的工匠捞河水中那圈篱笆里泡了快一个月的坚韧树皮、藤皮,都是夏天时从蓝田县低价购来的。
“这些东西从山上到山谷全是,一般只用来编藤履,蓝田人听说有人愿花钱买,可高兴坏了。”
不过吕多黍依然不明白,任弘买这些无用之物来作甚。
任弘负手看着那些浸泡得足够的树皮藤皮被塞进大陶釜里加草木灰大火烹煮:“还记得当年在悬泉置筹备吃食招待傅公时,我请你去集市上买胡麻种子,用来包胡麻的是何物么?”
吕多黍仔细想了想,好像还真有此事:“我记得是……赫蹏(tí)?”
赫蹏就是西汉时的纸了,一般用来做药材的包装,但悬泉置那边因为缺少书写材料,也已用来写字,他们悬泉置的地窖里有好几份写了字的纸质文书。只是因为纸面粗糙,厚薄相差悬殊,反而不如竹简丝帛方便。
做了光禄大夫有闲暇后,任弘专程去上杜一带出产赫蹏的织室参观过,发现赫蹏的制作十分简单,不过是缫丝捶打工序中,箩筐里漂絮遗留的残丝,几次下来就堆积了一张薄薄的东西,晒干后便成了丝赫蹏。
还有麻赫蹏,与前者类似,也是在沤麻工序里的边角料制作而成,比丝赫蹏更加粗糙。
任弘没有看到类似后世的完整造纸工序,但那一趟还是有收获的,他一下子明白了为何造纸术会出现在中国,而非世界上其他地方。
一是独一无二的丝织业,让最原始的纸张横空出世。
二是沤麻纺织技术的积累,任弘记忆中造纸的前几道工序,与几乎每个汉人农夫都要学的沤麻过程十分相似,将麻皮浸泡在水中,使之自然发酵,甚至还要加草木灰熬煮脱胶,换成树皮藤皮也无太大区别——所以他募来的工匠多是附近乡里的沤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