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以谜语之名,人性是否真的有光辉?(1 / 1)

关于《美丽人生》在柏林电影节上,引发的诸多讨论,都不是刻意的去炒作某种话题,乃至于女拳的游行等等能比拟的。

而其中关于电影之中出现的多个谜语,以及德国医生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让影迷们和媒体人们也是争论不休。

有人觉得德国医生的谜语蕴含深意,他想救圭多一家,但是他却做不到,所以他才愤怒的一拳击打在桌面上。

也有人觉得,这段猜谜就是一段猜谜,不包含任何隐喻。因为从头到尾,医生痴迷的一直都是谜语,在酒店里他可以为一个谜语而废寝忘食,乃至于在他的想法里,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他的谜语更重要的,包括圭多一家人的生死。

关于这一点,解读还有很多。

“那一个谜语的答案显然就是小鸭子,但是兽医跟他说这个答案是错的,然而我们和圭多都知道那个答案就是鸭子,显然兽医骗了他,但是医生已经不能分辨答案的对错了,他只相信给他出谜语那个人给他的答案。那么就像他判断纳粹的种族主义是否正确!”

“我想应该是通过谜语告诉男主尽管鸭嘴兽和鸭子的长得很像但叫声却不同,就像都是小孩子一说话就会暴露了,所以医生是想通过谜语告诉男主自己爱莫能助。”

“我觉得医生就是一个讽刺角色,一个有强迫症倾向的人,麻木不仁、自我中心以及陷入极端理性的怪圈的象征,给主角和观众带来转瞬即逝的希望后再次陷入更加深重的绝望无助之中。没必要去意淫善良仁慈,在那样的环境里麻木是比仁慈更稳妥的选择,戏剧化的反转更能让人体会其中的悲凉。”

其实从这方面来说《美丽人生》就已经成功了,因为只有当影迷们真正地看进去了,真正的去深入电影,那么才会对电影里面的细节,进行各种解读。

《每日银幕》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刊上,就专门针对《美丽人生》,进行了报道。

好莱坞着名影评人艾伦·博格在《每日银幕》的电影节特刊专栏上,从电影的几个谜语出发来对电影进行解读和评论。

“第一个谜语:什么东西越多就越看不见?——黑暗”

“圭多不愿告诉儿子真相让他过早接受苦闷的人生,设了一个最大的骗局,告诉儿子这仅仅只是个游戏,而游戏的奖励就是,谁最先得到1000分就会获得一辆全新的坦克。

在接下来苦闷,甚至残酷的日子里,圭多一直在儿子面前乐观,微笑。他跟儿子捉迷藏,带着儿子跟德国小孩混在一起吃饼干,把纳粹种种残酷的迫害犹太人的手段当做游戏规则告诉儿子:搬东西,做苦力,毒气浴,焚烧......这种种残酷与黑暗都被圭多巧妙的谎言所掩盖,儿子一直快乐的成长,一直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是一个多么恶劣的时代。

什么东西越多就越看不见?答案是黑暗。残酷,迫害,死亡,每天都在发生,据统计,二战期间,纳粹杀害了约600万欧洲犹太人,其中包括150万儿童。整个二战中,大约580万欧裔犹太人被纳粹杀死,是欧洲犹太人人口的三份之二。

多么一个庞大的数据,多么触目惊心的历史,在当时的欧洲,法西斯的黑暗笼罩一切。而因为儿子,因为有爱,因为有希望,伟大的父亲把这种种黑暗都巧妙的化成了游戏,化成了光明。人是伟大的,正义是不朽的,叔本华说,意志的作用是伟大的,因为我们有了这意志,便克服的了一切黑暗。”

“第二个谜语:一提起我,我就消失:沉默”

“正在玩捉迷藏的父子俩被德军发现了,分别前,父子一再告诉儿子要沉默,并让儿子发誓。只要儿子一开口,就会暴露自己是犹太人的身份。父亲所做的这个让儿子沉默的决定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无奈。因为沉默,儿子逃过了屠杀。

影片的最后,父亲再次让儿子沉默,让他躲进小铁箱,并且一直不能出来,直到外面一个人都没有。当德军押着圭多走向死亡的时候,经过儿子藏身小铁箱的时候,父亲滑稽的走过,为儿子做了最后的一次鬼脸。父亲被带到了一个角落。枪声响起了,我们还是只听到了声音,没有见到圭多最后被射死的画面,这也是一个巧妙的安排,我们没有亲眼见到父亲的死,我们没有生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我们没有经历过迫害,屠杀。但是即使没有亲眼所见,我们却都知道那段历史,那些酷刑没有被遗忘,那些历史也没有被遗忘。什么东西一提起便会消失?答案是沉默。

最后,法西斯失败了,纳粹流窜逃跑了,美国人的坦克开了进来,沉默,一经提起便会消失,人民用反抗代替了沉默,正义最终取得胜利。父亲用自己残酷的牺牲换来了对儿子的承诺——一辆崭新的坦克。

导演不把这部影片当做悲剧,是因他想让人们看到希望,看到快乐。曾听人说,成熟不是在你遇到悲伤的时候不哭,而是你心里在哭,脸上却在微笑。我想,这是一个哲理,更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面临的难题。

人生本就苦闷,内心愉悦并且怀着希望,即是最大的胜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