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茂德帝姬入宫求朕,诏张叔夜防宋江来犯
赵吉对搬倒蔡京并将其送到大理寺受审定罪,收拾这个北宋六贼之首的蔡京,心里面高兴是占了百分之九十的,另外百分之十是叹惜有才无德之人若在高位上,祸害可真不浅啊!
赵吉处理完蔡京之案后,并没有像原主宋徽宗那样,回到延福宫或是艮岳中享乐,而是继续留在捶拱大殿内批阅奏折……
这些堆成小山的奏折,有的是数月前和数天前,呈上来都没有批复的。
赵吉看到的奏折,大部分都是歌功颂德、说天下天平、报喜不报忧的内容,比如,各地出现的各种祥瑞,如【黄河水清,必出圣人】等……
赵吉对这些没有兴趣,分别在这些奏折上批示,以后这种歌功颂德的奏折就不用再呈上了……
赵吉在众多的奏折中,终于翻阅到了三个令他能提起兴趣的来。
这三个奏折,分别是齐州、濮州、亳州知州呈报上来的。
赵吉看到,这三地的知州,都提到了曾被宋江带领的数千流寇强盗,攻打、进犯过他们辖所的州县……
宣和元年,宋江聚众三十六人在梁山泺(即梁山泊)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转战青州、齐州至濮州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
“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地,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赵吉看着齐州、濮州知州所写的奏折,
他想起,在自己没有穿越前的小学时,就读过《水浒传》,长大后进入大学后学习历史,知道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属实是真实存在的,就是没有小说《水浒传》中所写的那般正义罢了。
也就是说,《水浒传》的宋江起义是高举义旗,劫富济贫……
而真实的历史里,宋江起义后,攻取过十几座县城后,确实是在劫富,但是济贫基本就没有记载了。如果说宋江起义也济贫的话,那么绝对是济贫给那些愿意入伙跟着义军一起攻城抢劫之人……
而且,赵吉知道,真实的历史中,宋江所部的将领(头目),也没有一百零八将之多。
正史上,没有确切记载宋江所部的大小头目具体都是谁,宋末元初的大画家龚开在《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中,倒是记载过宋江起义的大小头目共计有三十六人,并记载着这些盗贼头目的姓名,如:
宋江、吴学究(吴用)、卢俊义、鲁智深、武松、李逵,以及阮小七、刘唐、阮小二、戴宗、阮小五、关胜……
穿越者赵吉对于流寇宋江这伙匪军,决定一定要趁早平定,绝对不能让他们做大做强。至于平定后,能不能让他们去征方腊,好让二虎相争,各自损耗呢?
赵吉想一想,觉得不太实际。
如果,还按照历史上那样,去征方腊的时间放在明年即宣和三年去进行,那么,还真有时间能让未来会被张叔夜伏击杀掉义军副首领后,宋江的义军因被围便接受招安。然后,再调他们参加征方腊之战……
可是,那样的话,放任刚刚起义的方腊而不管,等到更有威胁的方腊起义势大之后,再去平定,自然是得不偿失……
也就是说,宋江起义终究是流寇抢盗,不足为惧。
而方腊起义就不一样了,那是有夺取江山的大野心。
所以,先平定方腊起义是最先要做的,也符合诸葛亮曾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大方针。
赵吉又仔细地翻看起亳州知州侯蒙的奏折……
“臣亳州知州、侯蒙,上疏启奏陛下:
今,宋江率数千盗贼,屡犯亳州治下之数县,攻入县城,抢夺粮钱……
官军前去围剿,盗贼便皆逃遁。
官军疲于长途追击,盗贼擅于逃遁流窜,却不得一决胜负之战。
故官军无法歼灭宋江一伙盗贼……
臣侯蒙,启奏陛下,对付宋江流寇,可行招安之策……
若宋江不受招安,朝廷可派大军,讨伐平定之……”
赵吉在亳州知州侯蒙的奏折上,批复道:“朕准奏。”
其实,赵吉知道像宋江这伙匪军,必须要先痛击,使其知道朝延的厉害后,方能招安成功。
历史上,赵吉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也采纳了亳州知州侯蒙的建议,招安过宋江,结果第一次招安并没有成功。
不过,若按历史的发展,到了宣和三年二月,宋江率领匪军向南方转战,攻打过淮阳……
之后,五月,宋江一伙匪军又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在宋江率众登岸后,遭海州知州张叔夜率部的伏击,船只被焚,宋江战败,义军接受招安……
思至此处,赵吉提笔,写了一份圣旨,传给海州知州张叔夜,令其做好海州厢军的训练,做好军备,防盗防贼、防匪军来犯,若有匪军来犯必要先迎头痛击,再行招安之策……
…………
赵吉在捶拱大殿内处理政务,批阅着奏折……
这让内侍宦官和宫女们,都感觉非常地奇怪,但是他们也不敢非议半句。
他只能在心中惊呼:赵官家一改往日里的不理朝政,这是要奋发图强了吗?
……
而在皇宫之外,蔡京入宫前留下的那随行车驾及仆从,因久久没有看到蔡太师从皇宫里面面出来,他们都有些慌张了……
蔡京的那些随从,经过打听后,才知道,蔡太师居然在捶拱大殿内,被其长子蔡攸当着官家的面告了罪状,如今赵官已经把蔡太师送至大理寺受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