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七章 西风劲(下)(1 / 1)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1786 字 21小时前

西风劲(下)

.当天下午,通政司便传出消息,沈默和张居正同时上书,坚决要求主动出击,驱除轻虏,以报石州被屠之仇。稍晚些时候,两人又各上一疏,张居正力陈此战非打不可九大原因,沈默则备述此战必胜的七大理由,一唱一和,配合无间,立刻在京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一方面他们的级别摆在这儿,一个礼部尚书、一个户部侍郎”两位部堂高官同时说话,份量自然不轻;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份,都乃徐阁老的得意门生!在这节骨眼上,两人同时上书,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是不是有徐阁老在背后示意。

于是许多人怀着不同的目的,连夜撰写奏章,翌日早朝之前,一股脑的全交到了通政司。

“旧恨未雪,又添新仇,此番不报,誓不为人”这是满腔热血型的。

“给我三千虎贲,直捣鞑虏老巢,必不贻陛下北顾之忧”这是自不量力型的。

“陛下以神武不世之资,有元辅深思熟虑,有天下各镇勤王,足以应合天人。所谓仁者无敌,驱除鞑虏,事在不疑……”这是逢迎拍马型的。

“鞑虏入境月余,连番征战,已是精疲力竭。正如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我军保家卫国,同仇敌忾”养精蓄锐,战必能胜……”这是理智分析性的。

这一篇篇奏疏,一道道撤文,化作令人激昂的号角,一声声在朝堂上奏响,一时间,舆论所向,人心大快,群情振奋,大臣们恨不得投笔从戎,立刻催马出城,与鞑虏决一死战!

虽然最终做决定的,是最高层的几个人。但舆论的压力,士林的风向,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决策。

高拱本来就是主战派,国难当头,哪管是谁的提议,自然是大加支持。但在另两位大佬那里,就不想他这样痛快了……

散朝后,文渊阁,首辅值房。徐阶和杨博相对而坐。

早朝发生的一切,让杨博心情十分灰恶,到现在还铁青着脸。

徐阶苦笑道:“我说不是我的主意,你信吗?”,“我信不信没关系……”杨博闷哼一声道:“百官已经信了,是不是你说的,还有什么区别……”

徐阶的脸上,展现出哭笑不得的表情:“现在的年轻人呐,真是胆大妄为,老夫稀里糊涂,就被他们给代表了……”

“怕是华亭公,心里也默许吧……”杨博这种老江湖,你以为他糊涂的时候”他都是在装糊涂,一旦他不装了”就会比谁都明白:“你怕人说,华亭分宜无二致……”

“呵呵……”,徐阶摇头道:“军国大事,还是听蒲州的稳妥……”

“你也知道我是山西人”现在鞑子在哪?就在山西!你以为我不想出兵?””杨博语带愤怒道:“但一切得从大局出发,一旦京城有个闪失!或者出兵全军覆没,谁来负这个责任……”

“虞坡公,我走了解你的……”徐阶轻声安慰杨博,心里却暗自冷笑,欺负我不懂地理怎么着?鞑子侵略到晋中就不再南下,离你们晋南远着呢。当然他不会戳穿杨博的自瓣”大人物嘛,互相要留面子的。于是徐阶轻声道:“你是老成谋国,忍辱含垢啊……”

“呃………”什么叫忍辱含垢?杨博心说,怎么这么别扭啊。闷声道:“元翁,这时候只有你说话了,才能压住事态。”,“这个么………”徐阶面露难色道:“问题是,现在连要上也动心了,要内阁快些拿个出击方案来呢……”

“皇上登基不久,身边又尽是高拱、沈默、张居正这样的主战派,当然会被说动了……”杨博盯着徐阶道:“关口是你徐阁老,只要你支持我”此事就不了了之,否则……无法收场……”

“呵呵”,”徐阶又笑,和杨博认识几十年了,还是,两人便安静的等了一会儿。

“你们来了……”察觉两人进来,徐阶摘下眼镜”道:“都坐吧。

两人施礼后坐下,便听徐阶道:“江南,你的我仔细看过了,说得很好”很给人信心,但是………”想一想道:“似乎缺点具体的东西,老师虽然没接触过军事,但也知道打仗不是将道理,还的有具体的战略战木吧。,“老师,这些东西怎能在奏章上明讲。”张居正笑道:“江南”你快现场给督师大人的汇报一下吧的。”

“是你自己想知道吧?”徐阶不由笑了。

“都一样,都一样。”张居正讪讪道。

沈默便神态自信道:“先是点将选兵,没有精兵强将,胜利也无从谈起。”

“能选出来吗?”徐阶想起杨博的话,不无担心道。

“堂堂大明,岂无豪杰?”沈默掷地有声道:“现在轻虏犯了数条兵家大忌”只要选出精兵良将来,求一胜有何难?”

“那具体喜么打?”张居正问道。

“这个要看敌情了……”沈默淡淡道。

张居正差点晕倒,道:“难道你心里还没个章程?”

“战场之道,千变万化”哪能事先预想,只有临敌应变。”沈默想一想,还是说点什么,让他们安心道:“鞑子分东西两路,看似遥相呼应,实际上两者相距数百里”根本都是孤军,我有一支奇兵可以出其不意,又有一支正兵,可以挫其锋芒,两者运用得当,不愁没有一胜……不过指挥作战是将领的事,具体战略也该和将领们相商后再敲定,现在说什么都还早。”

张居正大张着嘴巴,半天才合上,心说我这一注是不是下错了”怎么感觉不太靠谱呢?

徐阶也砸砸嘴,有些无力道:“好吧,为师等你的好消息。”木已成舟,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能信任他到底了。

既然沈默不谈战术,那徐阶只能反复嘱咐他,不要冒进,不求大胜,要未算胜先算败,一切以达到目的为要。沈默都很认真的记下,表示明白了。

出来后,张居正突然笑道:“你是个没谱的统帅,我是个没谱的军需官,这一仗,可真有的看了。”

“我没谱不要紧”,沈默却淡定道:“不瞎指挥就行了,不过我很担心你……”一句堵得张居正没话说。

两人又去了兵部,杨博已经看不出生过气”他温言勉励二人,又表示自己承担守城任务,没有精力再去管别的,出击作战的事,就得仰仗沈部堂多多谋划了。

沈默本就没指望他能帮忙,得体的谦逊两句,便道:“既然让下官负责出击事宜,那请督帅赐下兵符。”为免武将作乱,京营的调兵权统一归兵部管辖,也就是说,没有兵部赐下兵符,谁也不能调出营中一兵一卒,否则就算谋反,要诛九族的。所以沈默要调兵,得先杨博要兵符。

杨博却道:“兵符已经赐给东宁侯了,你们想调哪支部队,问他要兵符就是。”东宁侯焦英,就是京营总管,手里确实有兵符,却也有杨博的密令,让他以巡视外围碉堡的名义出城,万万不能让沈默找到。

沈默不知有诈,只好起身告辞,出来后,沈默说:“咱别一家家的转悠了,耽误不起,先去军营吧;东宁侯那边,我先让人去找找他,八成也在军营里。”

张居正笑道:“我是外行,都听你的。”

正要分别上轿,沈默听到有人叫:“大人。

”回头一看,便见一员身材魁伟,衣甲鲜明,腰佩宝剑,气势凌人的将领,从衙门里出来,再一看,不是李成梁又是谁?不由笑道:“这么快?”原来早晨时,李成梁说来兵部报名,没想到一上午功夫,连军服都发下来了。

“也就这时候能麻利点。”李成梁反握着腰刀,苦笑道。

“分到哪里了?”沈默示意他跟自己步井离开,走出一段后,轻声问道。

“去居庸关,任参将。”李成梁道:“不过我不打算去”还是跟着大人。”他是世袭指挥金事,但这个相当于军衔,而参将是军职,位次于总兵、副总兵,着实高得吓人……,…他昨天还没当过一天兵呢,今天就成了高级将领,也可见明朝军制的不合理。

“军令如山。”沈默道:“这样好吗?”

“您不是副帅吗?把我要过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李成梁满不在乎道。

“你就让我把杨博往死里得罪吧。”沈默无奈的叹口气,这时候,胡勇牵过两匹马,既然成帅了,那就不能再坐轿。

沈默持缰踏镫,翻身上马,李成梁也上了另一匹,胡勇急道:“这是给张大人准备的。”

张居正闻言,掀开轿帘笑道:“给他骑吧,我不会骑马。”

李成梁一抱拳,呲牙笑笑道:“那就多谢张大人了。”

“不必客气。”张居正朝他点点头,把桥帘放下。

于是两骑一轿”在护卫的簇拥下,往外城军营行去。

一”“…”……………一分割”“…”…………”

补上的……